来源:三秦都市报

  昨日立秋,但暑意不会减,各种让人无法承受的焖、蒸、煎、烤将会全面袭来,众人会采取不同的方式应对“秋老虎”,却常常陷入了抗热消暑的误区。昨日,西安南郊一家大型医院急诊科医生从衣、食、住、行、用等不同方面,普及了科学避暑的办法。 

  对付“秋老虎”别陷入误区 

  “立秋后,处于夏秋两季交替过渡时期的人们,会感觉比夏天更加燥热,这是由于体内积聚的夏季暑湿所致。面对焖、蒸、煎、烤的天气,人们会延续夏日里避暑的办法,甚至会变着法子和‘秋老虎’抗衡,但由于‘法不得力’,时常会陷入误区。”西安南郊一家大型医院急诊科的付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说,人们一般夏季喜欢喝啤酒解暑,但进入秋季以后,随着早晚温差的变化,人体接受外来物质的敏感性会增强,啤酒酒精含量虽少,但喝得多了,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也会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会更加厉害,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 

  有些人喜欢在高温下光着膀子,实际上,当气温接近或者超过人的体温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传导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更容易导致中暑。 

  另外,人们会感觉身上的汗要比夏季的粘稠,衣服粘在身上十分难受,外出回家后先冲一个凉水澡让自己赶快清爽起来。实际上,这种方式很不利于健康,回家后应当让自己再出出汗,待身上的热散发过后再洗澡。因为人体吸收大量热量,肌肤毛孔处于张开状态,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滞留体内,易引起高热症,且因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也易引起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还有人认为,秋高气爽的季节应当早早起床去晨练,但晨练并不是越早越好。研究表明,高温天,尤其是夏秋季节交替时,空气污染物早晨6点前最不易扩散,此时是污染高峰期。 

  秋后防暑降温更要继续 

  付医生说,入秋之后,尽管昼夜温差变大,但是白天有时仍然很热,有时暑气更加逼人,所以,防暑降温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怠慢。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二是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同时要保持充分睡眠,入秋后入睡最好不要超过22时30分,年轻人每天晚上至少要保证7小时的睡眠,老年人最少要6小时。因为,人们体内的阴阳本来是很平衡的,白天劳累对身体的损伤都需要在晚上的睡眠中进行自我修复,只要睡眠充足,一些小毛病就自我恢复了。

  与此同时,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立秋以后,可适当吃肉食,像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许多食品,既能清暑热,又可补益,可放心食用。“说到立秋的风俗,不得不提‘贴秋膘’。”付医生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首席记者赵丽莉 

  实习生樊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