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西安请关注  西安城记

  发现身边这座城

  前言 | Preface

  连续一个月,西安将出现两个最严厉的“民生”政策:一是史上最严厉的楼市限购;一是史上最严厉的汽车限行。

  对于限购,我们在《关于西安房价几个判断:这份重磅文件,将改变楼市走向》已有分析。每3.48人一辆汽车、频繁遭遇拥堵和雾霾,限行似乎已不可避免。所以,这个“西安史上最严厉限行政策”——它的范围和广度,可能是“全国之最”!

  限行,在部分重点城市已有实施。抛开政策层面,我们认为早些年西安规划带来的糟糕后果,也要为“限行”买单!

  这将是西安史上最严厉的限行政策

  堪称”全国之最“

  对于限行,西安人已不在陌生。2016年底那场严重雾霾中,机动车限行便成为西安市民每日关注的一部分。

  2017年7月6日,西安市政府官方网站发布《机动车限行通告(草案)》开始,传闻中“限牌”的靴子没来,却等来了“常态化限行“。虽然,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17年7月25日,但”限行“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

  西安市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机动车限行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草案)

  (节选)

  一、限行时间:每日(法定节假日和公休日除外)7:00—20:00。若公休日因法定节假日调休为工作日的,不限行。

  二、限行区域:本市行政区域及西咸新区(不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途径本市高速公路过境通行但不驶出高速公路的机动车,不采取限行措施,允许通行。

  三、限行规定:每日限行两个车牌(含临时)尾号(尾号为字母,以车牌最后一位数字为准)的机动车,星期一限行1和6,星期二限行2和7,星期三限行3和8,星期四限行4和9,星期五限行5和0

  糟糕的交通,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一切都使得”常态化限行“不得不提升日程。坊间传闻,除了各种渠道传出的政策信息外,实际上也是民间对现状的一种反应。

  机动车限行,城记君查询了很多资料,截止2016年的”常态化限行“大概有十多个城市,全部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我们进行了综合对比,西安限行范围是”本市行政区及西咸新区“,范围之广已超过了北京堪称”全国之最“!

  ▲主要城市限行名单及范围(制图/西安城记

  对于这个草案,我们认为”打击面“太大。就比如北京,目前机动车量为548万辆,限行范围是五环内,面积大概700平方公里。成都的限行范围,目前依旧是二环与三环之间(未来可能调整为成都四环内)。

  对比西安,光是西咸新区的规划控制面积(882平方公里),已远超过北京五环和成都四环。尚且不谈兰州、贵阳和哈尔滨这些城市,限行范围就是城市主干道。

  进入“汽车时代”西安该怎么做?

  这涉及到发展与本土

  根据公开数据,2016年西安机动车高达244万辆(目前据称已超250万辆),排名全国第九。这意味着,西安每3.48人就拥有一辆机动车。

  全国机动车数量前十大城市中,西安是唯一常住人口低于1000万的城市(2016年常住人口约883万)在这十大城市中,西安人均汽车拥有量位居第一(机动车拥有量最大的十座城市,见下图)这个数据,恐怕很多人没有算过,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西安机动车数量排名全国第九

  

  ▲2016年全国十大机动车数量城市(制图/西安城记

  谈及西安,我们容易“自我迷失”。谈起优势,各种“逆天”褒奖直上云霄;谈起滞后,多以GDP衡量自惭形秽。

  有些数据,根本无法用常规经济总量来形容。比如成都,2016年GDP排名全国第九,但机动车数量排名全国第二。有人认为成都人“巴适”,享受生活,有钱就买车。但提到GDP排名全国第26位,机动车数量排名第九的西安,从没有机构和研究来分析西安人的生活方式——所以,就无法对规划、交通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导向结论。

  ▲汽车时代,催生了西安的出行热。“陕A”,是西安作为中心都市影响力的体现。某种程度上,西安人比成都人更喜欢休闲。

  实际上,“一方水土一方人”。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府之国”——关中,平原广袤、物产丰富,人口生活习惯相对闲适。“关中女子不外嫁”和“少不入川”,都是一个道理。

  从经济规律上讲,西安“汽车经济时代”彻底到来;从根子上来讲,汽车已成为西安人生活的核心——在这方面,西安已超越其它很多城市(这也是西安广播节目优秀的前提)。所以,汽车时代是西安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城市骨架拉开的见证,这是城市规划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用“城墙思维”,形容早年的西安。那么,汽车时代,我们早期很多城市规划和理念,就是“马车思维”。

  “马车思维”的规划必须对交通负责

  治标更要治本

  为何说,早年西安很多规划是“马车思维?”

  当其它中心城市的思想和理念已上了“高速公路”,我们还在以“马车”的速度和到达的边界,来决定西安的规划、道路和发展(参见:从“都城”到“县城”:西安古都,近二十年怎么一步一步消失的?)

  所以,当西安巨量机动车一旦出现,交通问题呈现“多米诺骨牌效应”:拥堵、停车难、乱收费、天价车库等现象。不仅影响城市公共安全,还容易滋生许多新社会问题。

  近些年西安机动车重点新闻事件

  1、2011年5月,南二环内某小区,诞生40万/个天价停车位,引发讨论;

  2、2014年6月,央视曝光“西安城管黑收停车费审批盲停车卖人行道”;

  3、2017年2月,西安交警支队通过媒体面向市民征集“停车难问题”;

  4、2017年5月31日,科技路施工,造成高新史上最严重拥堵事件;

  西安交通及机动车如此多的新闻事件,交通管理是疏导,城市规划才是根本。比如,高新区史上最拥堵事件,与施工管理的严重落后有直接关系。而西安停车难问题,核心原因在于停车位不足,这是历史规划的“欠账”:

  停车难,与停车位少的规划有直接关系(图/西安交警)

  

  2017年,高新区诞生史上最拥堵事件(图/西安交警)

  

  有效、高效的管理和科学化、技术化的处理,可部分解决交通和机动车现状问题。未来,我们必须规避“马车思维”:

  第一,疏散中心城区功能:西安主城区本身面积有限,必须要疏散人口和功能。但是,从2006年开始的老城区改造(含城中村),中心城区高容积率更高(俗称“韭菜楼”),人口密度过大。中心复兴,在于疏通。

  第二,促进新区健康发展大量开发区因教育配套缺失等,人口导入速度和数量有限,无法分担主城区压力。同时,还存在公共交通少、早年道路等级和规划要求低(如车位配比等)。西安发展,新区必兴。

  第三,提高整体规划水平:无论“修个二环没立交”,还是“满城开挖”,以及车位配比过低等等问题,都对西安交通产生了影响(参见:西安“2.5环”规划最新结果:不过,我们认为这样调整更合适!)。交通问题,首在规划。

  第四,解除“断头路”顽疾:千年前,86平方公里的唐长安城没有断头路。就在2017年前,西安竟有多达五十多条“断头路”,成为西安“顽疾”(参见:再见,西安“断头路“:用2-3年,打通五十余条)“顽疾”不除,交通难通。

  未来,西安“常态化限行”不可避免。但是,机动车限行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正如大禹治水,“疏”而非“堵”。我们希望,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和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西安作为全国首屈一指“汽车之城”,它的未来、它的机会!

  文=聂海峰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来自公开网络,转载请注明

  投稿及联系:150 336879(微信号)

  超两百万阅读‘西安城记’为城而写

  我们用脚丈量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