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九条旅游廊道
基于全省旅游资源的带状分布特点,依托现有旅游交通网络,着力打造三条生命“蓝道”、三条健康“绿道”和三条文化“紫道”。
河(江)滨观光体验廊道:将依托我省黄河、渭河、汉江三大河流及其两岸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集滨水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3条旅游体验蓝道,即黄河风情蓝道、渭河文化蓝道和汉江生态蓝道。
沿山生态观光体验廊道:依托秦岭南北坡的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秦岭古道(褒斜古道、子午古道、商於古道等),建设秦岭系列生态观光绿道;依托北山串联山体及周边资源,打造渭北健康体验绿道;依托子午岭秦直道的历史遗存与生态资源,打造秦直道文化风情旅游绿道。
历史文化观光体验廊道:依托古丝绸之路,结合现代发展成果,打造关中丝绸之路风情体验走廊;依托我省由北向南分布的红色旅游资源,打造革命历史文化旅游走廊;依托渭北帝陵至高之尊的文化遗存,打造盛世帝陵专项旅游走廊。
促进“旅游 ”发展
构建旅游产业新格局
充分发挥旅游业综合性强、融合面广的特点,促进“旅游 ”发展;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面,构建旅游产业新格局。
“旅游研学”,依托知名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开发生态、历史、红色、科考、传统文化等研学旅行项目,将西安打造成国家级文化旅游研学基地,培育陕北的红色旅游研学基地、陕南的生态旅游研学基地。
“旅游体育”,促进旅游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办好“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友谊赛”,积极引入国际品牌体育赛事落户陕西,重点建设一批体育旅游景区。
“旅游康养”,集聚山水生态、历史文化、中医中药等要素资源,挖掘药圣文化、茶文化、温泉文化精髓,打造一批健康旅游产品。支持医疗、养老等行业进入景区、酒店等,与旅游业有机结合,建设一批中医药保健、身体检查、养生护理、“候鸟”养老等专项特种旅游产品。
“旅游农业”,科学规划和引导全省乡村旅游发展,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十三五”期间建设1000个要素齐全、业态丰富的乡村旅游点。
“旅游 工业”,鼓励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时,规划建设旅游通道和相应的旅游设施,使工业生产与旅游同规划、同建设、同运行。
“旅游科技”,积极推进科技在旅游中的应用,利用虚拟现实、智能机器人、场景再现、3D/4D等高新技术,开发并推广实景模拟、沉浸体验、乡愁民宿等旅游新业态产业。
“旅游创意”,大力加强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设立专项旅游创意投资基金,开设旅游众创空间、创客基地等,吸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紧密融合,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