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树木 引进新种也要留“情”

  说到绿化所用的树木,参与新区绿化工作的老薛告诉记者,这些树里固然有新奇漂亮的高端园林树种,同时也少不了我们当地的“土”树种,这些树虽然相对较普通,也不怎么漂亮,但它所承载的却是我们一代代延安人的记忆。正如新区管委会纪工委书记曹咏云所说,新区路上移栽的成片的柳树林、杏子林,这些树都移自新区开发前的山上,移植这些树,其实也是对延安历史的一种保护。“杨树就是亲儿,外来的摇曳多姿的树种就是洋娃娃,人们对于不同的植物,情感自然也不会一样。”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杨家岭,过去其实叫杨家陵。延安新区在杨家岭区域岩土工程施工时,一个山峁之上孤零零地生长着这么一棵杜梨树,挡住了施工的道路。据当地的一位老人讲,在他爷爷小的时候就已经有这棵杜梨树,算起来,它也有上百年的树龄。在当地人的眼里,这已然就是一棵“神树”。为了保护这棵“神树”,保留人们对它所寄予的美好祈愿,新区管委会经过研究,决定为这棵“神树”找个新家,他们请来了当地有成功移栽大树经验的沐森园地绿化专业公司,动用了大型设备,小心翼翼地把这棵杜梨树移栽到了规划好的绿化区域内。同时为了保证成活,专家给它输送营养液,搭起了遮阳网。经过3个多月的细心管护,这棵杜梨树褪去旧叶,发出新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如今,两年多过去了,这棵百年杜梨树在新的驻地傲然挺立,遒劲的枝杈直指苍穹,它像是在等待来年春天再次萌发新绿,又像是在等待着亲眼目睹来年新区的新颜新貌。

  除了这棵老杜梨树外,新区还移栽了大量的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树种。在移栽树木方面,新区建设者们还创造性地打破时间界限,进行归纳、总结,不断积累移栽经验,熟练地掌握了移栽规律:落叶乔木一般都是在休眠的时候成活率比较高,等芽子萌发了再移栽,没有一定技术则很难成活;百天移栽要拿竹竿把树叶全打掉,如果不打掉树叶,就会因蒸腾作用将树上的营养和水分抽干致死,挖的土球的大小是树干直径的六到八倍,及时挖及时栽,移栽好后再让树叶慢慢萌发。

  延安新区规划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区在树木移栽过程当中,做到了“点、面同行,量、质并举”。围绕新区重点项目的工程建设,结合新区关于绿化的具体要求,加快施工进度,全面打造亮点工程。在广泛栽植各类苗木的同时更注重后期管养,目前已经形成了绿化养护常态化。不断加强绿化管养,把握有利季节,确保成型绿化成果,对新植苗木进行浇水、喷叶,确保成活率。重点区域安排专人负责,加大巡查保护力度,强化动态监控,遏制人为破坏,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早制止、早补救,不断提升绿化管理养护水平,对已完工的绿化工程项目建立长效巡视制度,巩固工作成效。

   合理规划 倾力打造生态新区

  “这里视野开阔、绿化好、空气新鲜,我们经常到这里来转转,看到新区建设越来越好,想象着以后生活在这里,感觉一定会很幸福。”杨家岭社区的几位住户对记者说。

  他们的幸福,得益于延安新区“生态宜居”的发展战略:延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始终秉承新区与老城、传统与现代、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着力构建绿色生态景观建设,把新区打造成黄土高原上的“园林城市”。

  据延安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生态新区的出现,归功于新区建设之初就制定出的生态规划体系,新区不断编制完善《延安新区生态建设规划》,科学合理划定新区建设过程中的开发区与绿化区,注重景与物的和谐统一,色彩搭配。明确各生态区的功能定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态格局。

  在新区的发展战略中,绿化是实现一个城市“生态打底”、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基础。因此,新区管委会把绿化作为将延安新区打造成为一个“生态新城、魅力新城”的基础设施来对待。随着新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和稳步推进,由逐步成型的山体公园、主体城市绿化、道路绿化带三大绿色板块共同组成的新区“城市绿肺”已雏形初现。

  根据规划,新区生态景观将城市园林绿地、延安新区人文景观、延安山体公园原始生态三大体系紧密相连,自然山水的生态景观和革命圣地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相结合,届时人居环境和城市品质将得到有效提升,“生态延安”的理念得到充分彰显。

  如今,驱车行进在前往新区的宽敞道路中,抑或漫步在新区的大道上,两旁绿树成荫、高低起伏,沿途中不时会看到有行人或停或站,举着相机或手机拍照留念……这些场景,是新区生态景观规划科学、有效的充分体现,同时也折射出了延安新区在道路绿化过程中人的参与度,重视居民户外行走过程中的舒适度和感观度。充分体现延安新区在强化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同时,特别强调宜居城市生活环境的设计。

  现在的延安新区道路绿地层次分明、绿意盎然,景观绿化系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已建成的绿化带和绿化公园深受群众喜爱,生态宜居的城市形象不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