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凌晨,“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 新华社发3月10日凌晨,“中星6C”卫星发射升空。 新华社发

  西部网讯(记者 贺桐 刘望)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此开辟了中国自主进入空间的新纪元。2019年,近半个世纪的斗转星移,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迎来第300次成功发射。而在这300次长征运载火箭发射中,位于陕西的航天身影从未缺席。

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接受西部网采访。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院长刘志让接受西部网采访。

  从秦岭深处到古城 陕西身影从未缺席

  从1970年一年发射一枚火箭一颗卫星,到2019年发射37枚火箭103颗卫星,从秦岭深处红光沟一间废弃厕所里改造的试验台,到古城西安宽敞明亮的设计大楼,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见证并参与了航天液体动力技术持续发展、壮大。

  目前,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形成了常规推进剂发动机、液氧煤油发动机、液氢液氧发动机、上面级发动机、姿控发动机及空间推进系统等产品体系。涵盖了常规运载火箭主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主动力、空间飞行器和探测器动力以及各类战略战术导弹武器动力等应用领域,拓展了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发动机和先进空间推进动力技术。

  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成功打造的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助力嫦娥四号着陆器推进系统助力月球探测任务完美实现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新一代运载火箭四型液体火箭发动机成功推举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火箭完成首飞……

固体运载长征11号固体运载长征11号

  揭秘长征系列火箭背后的固体动力

  长征系列火箭的动力是以液体动力为主力,一直以来,固体动力以其独有的优势,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其作用却鲜为人知。作为我国固体动力技术的领军者,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的固体发动机也在宇航运载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并屡建功勋。

  从“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到长征二号甲运载火箭、长征三号运载火箭、长二捆火箭、长征二号F火箭、箭长征五号、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的顺利发射升空都离不开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的技术支持。

  今年3月5日,由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自主研制的200吨推力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获得成功。该发动机是目前国内装药量最多、推力最大的高性能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整体式固体发动机,综合性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可为我国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的研制提供更强劲、性价比更高的先进动力,有力增强了固体运载火箭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力。

  据悉,今年长征五号将复飞,长征十一号火箭将进行首次海上发射,这些重大的发射飞行试验,固体动力都将再次亮相。

中星6C卫星发射试验队出征中星6C卫星发射试验队出征

  中星6C卫星核心有效载荷实现国产化

  位于西安航天产业基地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中星6C卫星提供了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及跟踪子系统等核心有效载荷及卫星平台产品。

  中星6C主要为中国、东南亚、澳洲和南太平洋岛国等地区提供通信与广播业务。卫星使用的重要设备之一接收机全部是由西安分院研制的,这也是在我国的广播电视通信卫星中也是第一次将这个重要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主管商用通信卫星研制总监马伊民表示:“西安分院是我国通信卫星有效载荷系统的主力研制单位,为我国在轨和目前在研的所有通信卫星提供有效载荷产品,代表我国通信卫星有效载荷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截至2018年成功在轨应用的通信卫星已达40余颗。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通过几十年来的技术沉淀和新技术开发,实现了高品质、快速的研制,已经成为国际卫星有效载荷制造商俱乐部中有影响力的成员。

  结语:

  从“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到长征火箭300次成功发射,数十载艰苦奋斗,数十载砥砺奋进。乘着祖国繁荣昌盛的东风,身处陕西的航天人怀揣着一份憧憬与期盼,担当起国家的使命与责任,在提升国家航天实力的道路上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