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的两个哥哥是煤矿工人,我对矿工怀有特殊的情感。因为推动呼格吉勒图冤案的平反昭雪,我也在“一夜之间”成了所谓的名记者,有了众多的粉丝与崇拜者。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的新闻中心有一个公众号“神东之声”,说啥也要请我给“代言”。我非影视明星,没有“代言”经历。
百般推托,最终心软,还是答应了。神东新闻中心的同志说,“汤老师,你开个价吧?”我谢绝了。煤矿工人是“我哥”,我怎么能要“哥”的钱?我说:“请我去神东煤矿看看吧。”就这样,我踏上了前往神东煤矿的路。
乘汽车前往中国最大的煤矿——神东煤矿的路上,我心里哼唱着陕北民歌《为你跑成罗圈腿》: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我来呀嘛看妹妹,半个月我看了妹妹,十五回呀十五回,为了看妹妹,哥哥跑成罗圈圈腿……我被歌词中甜美的爱情、无尽的思念、优美的旋律而感动。
但望着窗外,却不见“三十里的明沙”,漫山遍野绿意盎然,乌兰木伦河水娟娟流淌……这哪里是晋陕蒙的黄土高坡,这哪里是陕北的“三十里的明沙”?这里分明是“绿色江南”啊!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地跨晋陕蒙三省区,面积248平方公里,是一个年产量2亿吨级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这里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也是黄河上中游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这里的生态环境还很脆弱,放眼望去满眼都是沙子,几乎没有一丝绿色。仅仅过了20多年,这片荒凉的土地就变了,是谁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神东人”翘着大拇指说:“是神东煤田的开采改变一切。”挖煤采矿能把自然环境变绿变美了?你哥儿们把我老汉的智商估计的太低了吧?我的家乡就在山西,那里的采空沉陷区满目疮痍,不少百姓因为塌陷流离失所。
至今,煤矿周围还是黑乎乎一片,煤矿开到哪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就到哪里。神东煤田凭什么能跳出这个煤炭生产的怪圈?
谁都清楚,煤矿开采,一是洞采,二是露天,无论哪种方式,都会对地下水资源形成破坏,都会对地表形态造成破坏,神东煤田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看着眼前绿茵茵的矿区,以及没有煤灰粉尘的地表,我惊讶地询问。神东的同志说,他们用“三圈”加“三期”的防治模式,跳出了这个怪圈。
所谓“三圈”防治模式,就是在矿区50公里范围内的风沙区和水土流失区建设草灌乔相结合的生态防护体系,从根本上遏制风沙危害与水土流失,形成“外围防护圈”;在矿井周边区,建设乔灌相结合的水土保持常绿林,形成“周边常绿圈”;在矿井生产生活区进行园林化建设,营造优美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建成“中心美化圈”。
所谓“三期”防治,就是煤田采前、采中、采后“三期”进行防治的措施。采前,先期进行大面积治理,使区域环境具有抗开采扰动的能力。
采中,通过创新井下开采技术,对开采中已经显现出的地表裂缝、沉陷区段进行封堵,并进行一定的补种绿化植被,减少地面水土流失;采后,通过构建持续稳定的区域水保功能,种植沙棘等经济作物,实现水土资源永续利用。
但是,生态环境治理,“钱”从哪里来?神东煤田建设之初就确定:每开采1吨煤就提取0.45元用于生态环境治理,到如今已经投入治理资金28.12亿多元,完成治理面积达250平方公里,是煤矿开采面积的1.5倍。
矿区植被覆盖率由开发初的3-11%提高到65%以上。当地农牧民的75万亩耕地因生态、气候改善而获得稳定收成,并催生了林草绿化业的产业化发展,为地方群众提供了50万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煤矿开采对水资源的破坏与浪费难题,神东人是这么破解的?我国煤矿开采每年产生的矿井水约80亿吨,而利用率仅为25%,每年造成的矿井水损失量约60亿吨。矿井水长期被视为水害,排到地表上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很少被利用,大量地下水资源随着煤矿的开采白白流失。
神东矿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边是水资源稀缺,到处买水用于生产、生活;一边是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地下水从矿井内抽出,白白流失。如何解决这道难题?神东人想出了办法,他们在地下建成了32座库容总量近30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两个西湖容量的“地下水库”。
这些水库犹如一座座地下“龙宫”,矿井水在“龙宫”内转移循环,自然净化,为民所用。
这种全球首创的地下水库就是利用超大工作面开采后所留下的采空区,转移、储存岩层渗水和井下开采产生的污水,并利用矸石和长距离流动实现自然净化。
之后,通过自然压差供水,实现地面净水零入井,地下污水零升井,集井下供排水、矿井水处理、水灾防治、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六大功能于一体,使3000万立方米水资源在采矿中得以保护,一年节省费用9.3亿元。
神东人创造的这项分布式地下水库技术,在2014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煤炭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又获得了中国专利金奖。
讲到这儿,您就不难看出,为什么神东矿区没有对环境造成破坏,也没有因为采煤沉陷而造成地表满目疮痍。我在神东采煤沉陷区采访,走到哪里都有绿色相伴。一路想象着神东人30年前的兔子都不拉屎的荒野景象,一边举起手机拍摄眼前一望无际的绿野。
在大柳塔煤矿水土保持示范区,我看到神东与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的30多项沉陷区水土保持治理科学研究。据介绍,他们合作的《荒漠化地区大型煤炭基地生态环境综合防治技术》《千万吨矿井群资源与环境协调开发技术》已经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神东人在沉陷区种上了成片的沙柳、沙棘、山杏等植物,郁郁葱葱,美化地球的肌肤,引来了野兔、山鸡、狼和多种鸟类等野生动物,把一个原本恶劣的环境,改造建设成了绿洲。
正如一位职工所言,绿色给神东人带来的最直接的“福利”就是有了游山玩水、休闲度假的场所,更让青年男女有了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周末,山上成片的杏林、沙棘林的果实,就能让他们品尝一顿真正的天然有机食品。
神东采煤不见煤,让我这个大同人长了见识。在我的记忆中,无论行走在大同啥地方,都伴随着煤面粉尘。就连云冈石窟的佛像,都被煤尘染得黑乎乎。而如今行走在神东矿区,如果不是运煤火车的鸣笛,我真不相信这里是全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绿色覆盖着神东,采煤却见不到一丁点煤炭的影子。
在这里,煤炭从井下开采,到升井地面,始终处于全封闭运输状态。在补连塔煤炭集装车站,每一列煤炭“龙列”出发前,工作人员都要操作设备在列车表面喷洒固化剂封住煤炭粉尘,防止列车运行中被风一刮煤面面随处飘,煤尘污染铁路沿线。
据悉,这项举措每年还可减少煤炭风损60万吨,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5亿元。60万吨煤呀,相当于那些小煤矿一年的产量。
文/图汤计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