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只有14岁,但小东干起活来,动作老练,出手麻利。这个摊卖串串夹馍。母子俩各自埋着头,干着不同的活。 

  西安南郊一所大学门口,摆着各式各样卖吃食的小摊。刘建梅的摊,并不起眼。豆腐、茄子、香肠和生菜卷,整齐地摆在两层货架上。 

  她40岁,商洛人,来西安打工多年。前几年,丈夫因为一次意外,行动不便。她便在这所大学附近租来一间房,开始摆摊谋生。每天下午出摊,营业到晚上11点,客人都是附近上学的大学生。 

  她系着粉色围裙,话不多,看上去很拘谨,“靠这个摊,养活一家人,很吃力。”站在一旁的儿子小东,倒是很健谈。“妈妈很辛苦,不想让她太累。”他在长安区一所中学上初三,但待人接物很成熟,“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为了帮助母亲减轻负担,小东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每天下午放学,都来给母亲帮忙。上了初中后,课业紧张,他需要给学校请假。 

  “每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都要请假,晚自习也上不了。”小东说,附近是农村,母亲营业到深夜后,一个人回家,路上不安全,有他在,有个照应。此外,下午是客人高峰期,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 

  每天这样做,会不会影响学习?小东很肯定地说,“不会。”“时间都是挤出来的。”他说,自己家的情况特殊,妈妈太辛苦,这是不得已之举。 

  作业怎么写?小东说,有时就在母亲的摊上写,有时回家了熬夜完成。 

  “我觉得特别对不起孩子。”她有些哽咽,“或多或少会影响吧,老师也和我沟通过很多次。我有时死活不让孩子来,但是他放学回来第一件事,还是会跑来。”刘建梅说。 

  马上就要中考了,小东也觉得压力很大。“不管我成绩如何,今后怎么上学,我都会用自己的能力,给妈妈减轻负担。”

  来源:三秦都市报 本报记者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