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南傍秦岭造山带,北临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给了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良好的研究发展空间。1999年,毕业留校任教的张国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诞生了一位土生土长的自己的院士。

  穿越秦岭行程达10万余公里

  张国伟,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学家。1961年,年仅22岁的张国伟刚刚毕业于西北大学并留校,就为自己制定了徒步穿越秦岭的计划。在以后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张国伟和他的同事、学生们多次南北横穿、东西纵贯秦岭山脉,行程达10万余公里。

  1983年,张国伟在北京国际前寒武纪学术讨论会上提出,登封杂岩为花岗-绿岩区、太华群为高级片麻岩区,二者组成了华北地块南部晚太古宙统一地块。当时,花岗-绿岩的研究在国际上正是热点,但在国内还没有确定发现真正的花岗-绿岩区。与会的各大洲地质学家随后前往登封实地考察,并在野外的考察现场肯定了张国伟的认识。这是张国伟第一次在国际学术界崭露头角。1988年,张国伟又提出秦岭是一个复合型大陆造山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具有不同的构造体制的形成演化这些针对秦岭地质构造基本问题提出的系统的新思想、新认识,再一次吸引了40多位中外地质学家前往秦岭考察。

  从1992年开始,张国伟作为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主持人与地球化学家张本仁院士和地球物理学家袁学诚研究员合作,带领着全国150名科学家组成研究群体,一次次深入秦岭腹地,详查秦岭地表地质和深达数百公里的深部构造,经过反复比较分析,提出了关于秦岭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系统新观点和新模式,建立了秦岭造山带“立交桥式”壳幔三维构造几何学新模型。

  院士带来的更多还是责任

  1999年,张国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但对于张国伟来说,“院士”带来的不仅是荣誉和肯定,更多还是责任,如何推动已成气候的西北大学地质学学科可持续发展?如何能在当代地球科学前沿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建树?成为始终萦绕在他心头的问题。

  西北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以后,张国伟积极建议学校重点投入,建立“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在他的力主下,“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建立起来了。实验室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体分析测试水平已经处于国际前沿一流水平。如今,这个实验室不仅为西北大学地质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提供着重要的技术保障,催生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还吸引了国内外顶级科学家前来西北大学合作交流。

  “教书是教师的天职。”他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教书、教好书,是自己分内的工作。张国伟常这样说。地质学系的学生都爱听张国伟讲课。

  地学的迅速发展,国家和人类社会对地学与人才的重大需求,都使得他急切地希望学生们能从他这里学习到知识、经验和教训,早日走上国际学术前沿,去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取得重大科学成就。他常常说:“我已经70多岁了,可是有一些科学问题还是没有答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最终能解决这些问题。我的学生将来一定要超过我。”

  张国伟院士指导的学生中,很多已成为单位学术领导、学术带头人、长江学者等。在西大地质学系,现在就活跃着一支学科配套、富有朝气的西北大学造山带与大陆构造研究团队。这支团队中很多人都是在老师的人格魅力感召下,放弃了其他院校甚至是海外优越的工作条件,汇聚在西北大学的校园里。

  熊晓芬本报记者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