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沙莎 通讯员 夏丽娜

  适逢年底,陕西旅游好消息频出:11月4日在北京国家旅游局举办的新晋5A级旅游景区颁牌仪式上,陕西省太白山景区正式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2月16日,金丝峡国家5A级景区授牌暨“文明旅游商洛行”启动仪式在西安举行,这标志着金丝峡正式被授牌为国家5A级景区;随着太白山旅游景区和商洛金丝峡景区双双加入到国家5A级景区的大家庭,再加上刚刚授牌的13家4A级景区中,7家坐落在秦岭山中,巍巍秦岭在今年国家A级景区评定中收获颇丰。

  A级景区的成功创建为秦岭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关生态产业的建设、当地扶贫项目的发展等提供了更多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但游客的大量涌入也不可避免地为秦岭的自然环境以及动植物保护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在受益于A级景区这块金字招牌的同时,让秦岭旅游走上和谐发展之路,将是未来陕西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

  占据陕西5A、4A景区半壁江山

  特殊地理位置造就秦岭丰富旅游资源

  今年6月至11月,陕西省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对13家申请创建国家4A级的旅游景区进行了综合评定和现场检查验收,又按照相关规定,对这些景区进行了为期七天的公示。目前,这一程序已经走完,本月26日,这些景区正式获得授牌。在这些4A景区新贵中,周至水街沙河、宝鸡大水川、汉中石门栈道和五龙洞、安康天书峡、商洛棣花古镇和木天山七大景区均与秦岭有关。这样一来,全省80多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秦岭居然占了一半之多。

  如果说4A级景区是陕西旅游的塔尖的话,那么5A级景区绝对是塔尖上的明珠了,商洛金丝峡景区、太白山旅游景区,再加上老牌5A级景区华山和华清宫,全省与秦岭有关的5A级景区达到四家,占全省5A级景区的半壁江山,它们从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等不同角度诠释着陕西旅游的多姿多彩。不难看出,秦岭现如今已成为A级景区的聚集地,探究其原因,与秦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秦岭,位于中国中部,东西走向,它就像一堵“挡风墙”阻止冬季冷空气南下,拦截夏季东南季风的北上。自古以来,因秦岭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因此而带来的秦岭南北气候变化,人文景观、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不同,被称为中国南北的分界线。同时,秦岭中流出的汩汩清流也从高大的山脊两侧流下,奔入黄河与长江的怀抱,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岭又承担了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这一角色。可谓“一岭划南北,长黄水系分。马头看桃花,马尾扫风雪。”

  由于秦岭山地南北存在着地貌气候和植被等自然因素的显著差异,集南北方特性资源于一体,揽南北方迥异风采于一身。北陡南缓、沟壑交织的地势造成动物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在中国大陆和世界各地都极为罕见。两类截然不同的动物在一座山交会、融合,使秦岭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动物乐园。国家保护的一、二级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豹、血雉、大鲵、白冠长尾雉、小熊猫等都分布在秦岭的各个自然保护区。这也让秦岭有了“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

  A级头衔为景区发展带来诸多机遇

  太白山、金丝峡打造秦岭景区样本

  景区拥有了5A金字招牌,不仅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宣传效应进一步扩大,景区门票价格有了调整的参照、招商融资也变得更加容易,更可以获得相关专项政府资金。比如西安市政府今年9月出台的促消费稳增长十二条规定中,对新获得国家5A、4A、3A的旅游景区,分别给予3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备,改变以往景区“创建”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现象,在太白山与金丝峡两大景区皆有体现。

  作为秦岭气候和动植物分布的最典型代表,太白山不论自然风貌、人文积淀还是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山脉体系里均占有重要地位,清代石碑上所刻的长安八景就包括“太白积雪”。从成为全国首批4A级景区,到2011年9月,陕西眉县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和太白山脚下的汤峪镇共同纳入太白山旅游区的大概念”,“5年百亿投资计划”让太白山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百亿投资从哪来?当然是从市场要。因为当地政府的全力投入,历史典故带来的深刻影响、多年来4A景区打下的底子、对未来5A级景区蕴藏巨大经济价值的看好,太白山旅游景区吸引了来自市场的400多亿元资金,建成了西北最大的现代化游客服务中心,形成全域覆盖的交通、电力、通讯网络;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完成了旅游厕所的改建和新建;山下,满足游客吃、住、游、购的配套产业一应俱全。如今,山上山下的“大太白山景区”框架已基本完成布局,实现了社会共建、“旅”“居”共享发展成果的大发展格局。值得一提的是太白山旅游景区在创A过程中,景区自身管理、服务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为每一位游客创造感动”成为新的服务标准。可以说,这也是成为5A级景区的一大隐性“福利”,更是对游客的吸引力之一。

  如果说太白山是利用品牌价值“吸金”的成功案例的话,同样刚刚跻身为5A级景区的金丝峡则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其构建的景区经济向产业园区经济迈进的整体思路,不仅形成了旅游与关联产业融合、景区开发与景区周边居民的良性互动,更使当地旅游业一跃成为引领商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融合”的旅游扶贫新路子,展现了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金丝峡价值”。也为现在成功晋级5A级景区打下良好基础。

  从核心景区辐射开来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金丝峡景区新亮点,现已相继完成了古民居修复、河道整修等基础工作,王家坡组、龙谷庙组、太吉河社区街道组等打造的桃园、农庄、花园、果园、蜂园五大特色农庄项目以及民国和清朝两条风情街也在加紧施工中,此外,周边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景区、游客需要服务,村民需要就业脱贫,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两者之间对接起来良性互动。就地改造民居,使村民就近就业成为景区员工,提升村民素质与服务技能,这些都将从根本上达到扶贫的目的。以今年4月在王家坡、卧龙谷启动的高端民俗项目为例,买下当地村民的房子,按照统一规划重建,在为村民支付房租的同时将村民返聘为管理者和员工,多角度解决了村民的经济来源。以金丝峡产业园区为契机,我们还将多点互动,以期形成产业融合的扶贫新格局。”金丝峡管委会主任胡金鑫介绍说。据统计,随着金丝峡的开发,商南农家乐的数量由2005年的23家发展到2016年的514家,农家乐收入从2005年的69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561万元;招商引资收入从2005年的2162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2.6亿元。去年,商南接待游客537.4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7.84亿元。

  虽然太白山旅游景区和商洛金丝峡景区已然成为秦岭旅游的范本,但5A不是终点,它是秦岭旅游迈上新高度的新起点。长安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丁华教授告诉记者,不管是太白山景区还是金丝峡景区,秦岭里的高A级景区都有着独特的DNA,这不仅仅是针对景区而言,更多的是来自秦岭的魅力。不仅如此,这也让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保护大秦岭的重要性,利用高A级景区的头衔,带动当地就业,利用品牌效应,促进秦岭更好的发展。

  水污染、非法采石、森林火灾等时有发生

  秦岭生态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秦岭景区的等级越高,对投资商、游客的吸引力越大,吸金能力就越强。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火灾的防范等议题,却容易被忽视。

  作为浐、沣、涝、黑等河流的发源地,秦岭水质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曾经,位于秦岭北麓圭峰山的4A级景区高冠瀑布,水资源污染严重、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据调查了解,不仅河两岸的许多商摊、宾馆都是直接把生活垃圾倒在河道里,景区周边的农家乐和度假村也是污染源的一部分,目前仅秦岭北麓农家乐就有上千家,平均每家每天排放生活污水高达30吨左右,每月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就达到45000吨。这些度假村、农家乐大多数没有集中的废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按地面水环境质量Ⅲ类水质标准评价,秦岭北麓主要河流水污染已较为严重,使得河流水环境承载能力降低,水环境安全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这对秦岭而言,是致命的破坏。

  除了水污染,秦岭沿线分布的一些非法采石场对植被也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2011年西安市秦岭办和蓝田县共同执法,取缔了两家非法采石场,采石让山体裸露出原色,在青山之中像伤疤一样丑陋,而在这两处采石场东边一公里的山坡上,就是著名的蓝田猿人遗址所在地。而这只是秦岭里违法采砂采石现象的冰山一角。

  “乱搭乱建、炸山采石等人为因素的破坏,已经让秦岭的植被和生态不堪重负,有些地方可谓满目疮痍。”据西安市秦岭保护办介绍,近年来秦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开发及破坏,破坏行为有:房地产开发项目违规建设;开山采石破坏植被;挤占河道修建鱼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森林植被资源减少和秦岭生态功能下降等。

  此外,游客对生态保护、火灾防范意识薄弱也屡次对秦岭景区造成巨大损失。2010年6月,华山景区西山门内不远处西侧岭背后突起大火,大火很快将北山头烧毁,经查,此次火灾是因一男一女进山途中丢弃未燃尽的烟头导致的。

  保护秦岭刻不容缓,丁华表示,“秦岭是一座‘绿山’,但有的景区完全忽视了这一点,毫无节制地开发,这对秦岭来说是超负荷的。而现阶段景区评级实行能升能降的弹性机制,其实起到了监督作用,5A和4A景区对一个市级政府甚至省级政府而言,不仅带来旅游收入,更是政府的一块招牌。被摘牌、降级,所带来的不仅是旅游收益下降,更使政府形象受损,牵涉到的不仅仅是当地旅游部门。”

  确实,5A和4A景区在接待游客数量上有更高的指标要求,这对于一些环境敏感的景区而言,开发扩建无疑是一种伤害,秦岭相关景区更应该引以为戒,不能在过度追求经济回报的过程中,为了达到规定的申报指标,不惜牺牲环境代价。与此同时,景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教育需要进一步规范,毕竟工作人员的以身作则,才是游客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