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隔断间可能是大多数“北漂”最为深刻的一段记忆,而对于选择到西安打拼的人来说,城中村一定会是“西漂”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最初体验。

  往前推几年,西安市区内的城中村数量可谓在全国都“独树一帜”。随着城市改造的年年推进,沙井村、杨家村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城中村正在走向历史,让我们再一次窥探这个熟悉而又神秘的城市角落。

  全国都有城中村 为啥西安这么多?

  城中村,顾名思义就是位于城市里的农村。从西安城改办对城中村的描述中,在城区范围内,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行政村,就可被列为城中村的范围内。

  城中村是如何形成的?简单说就是因为地处城区的农村耕地被征收之后,剩下农村宅基地部分,慢慢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城中村。因此,并不是所有位于城市里的农村都可以被称为城中村,人均耕地面积是衡量城中村的重要标准之一。

  2007年,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启动前,西安城六区加上长安、临潼、阎良三个区,共有城中村326个,涉及人口约46万人,各类土地21.6万亩。当时仅二环内的行政村就有72个,涉及农业人口8.98万人,集体土地2.3万亩左右。

  西安曾和广州一同被网友评选为全国城中村最多的城市,是什么原因让西安的城中村数量如此之多呢?

  西安市城改办将其归为是历史和现实两个原因,城中村的形成“焦点在土地,原因在规划管理,症结在体制”,这并不是一句空话。

  城中村归根到底还是行政村,具有农村属性。因此,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中的规定,城中村的土地实际上是由村集体所有,而城市土地则归属国有,土地问题就成为了焦点。

  由于历史的原因,早期西安的城市建设中各区县的自主权非常大,缺乏全局性的统一筹划管理。在那个时期,各区县都在“东一块、西一块”搞建设,存在一定程度“各自为战”的问题。

  虽然西安后来加强了城建方面的统一筹划,但土地成本也已上升,城区内的农村耕地逐渐被征收,而同样地处城区的农村宅基地则因土地成本问题少有问津。被剩下的农村宅基地,就是现在我们说的“城中村”。

  想要解决西安的城中村问题,只能从体制改革方面入手。经过全面准备,2007年西安市决定全面启动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工作,针对西安城中村顽疾对症下药。

  当年响彻西安的这些城中村 可能再也找不到了

  根据可以查询到的公开数据,截至2014年12月底,西安已实施189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涉及9.12万户、31.53万人。西安通过改造完成了217个村的农转居、160个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150个村的撤村建社区工作,约20余万村民被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沙井村,沙地处高新区,连着甘家寨和徐家庄,这里的物价十分便宜,曾是很多来西安打工、上学的人即便是离开西安,也会印象深刻的名字。租住在这里的人谁也说不清沙井村到底住了多少人,有人曾说“这一个村子可能比老家一个县城的人还多!”随着西安高新区建设的加快,沙井村的繁华场面已经不再。

  杨家村,这可能是许多年前西安的大学生们最熟悉的城中村。杨家村几乎被高校包围,西北政法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都在村子附近。大学生们是这里的绝对主角,路边的小吃、便宜的精品店,大学生的身影随处可见。就这样一个伴随很多人学生时代记忆的杨家村,已经被淹没在城市建设的浪潮里了。

  边家村的名号在西安也尤为响亮,曾经的边家村工人文化宫正是西安城中村中唯一一个以村名命名的电影院。虽凭借着附近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几个高校的人气,边家村至今也还算繁华,但周边城市商业区的快速发展,边家村当年人头攒动的“盛景”也已一去不返。

  曾是“西漂”的首选落脚点 也曾因脏乱差饱受诟病

  正是因为“土地归村集体所有”,所以尽管地处市区,城中村却享受不到城市的公共服务,比如冬天的暖气、做饭的天然气,有些条件差的城中村甚至连城市统一自来水管道都没有,需要村民自己建设简易的供水系统。

  尽管基础设施无法与城市相提并论,但低廉的生活成本还是吸引了大量的农民工、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等“西漂”一族。

  可是随着城中村外来人口的增加,一些村民们为了招揽更多租客和获取更多的拆迁补偿,在原本的民房基础上肆意加盖,产生的安全隐患和纠纷也经常可以见诸报端。人口的激增,居住密度的不断增长,还造成了一些城中村里生活环境恶劣,治安状况堪忧。

  虽然城中村的种种问题给城市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城中村确实给低收入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在大城市里落脚的安身之所,也为初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梦想的跳板。

  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在解决城中村所带来种种城市顽疾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原本居住在城中村里市民的生活问题,居住在城中村里的这些人们,正是助推西安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而处理好城市建设和人才引进之间的关系,这也是现代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