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公交如何又快又好

  速度慢、舒适性差、覆盖率低、换乘不方便……这些都是公共交通为人所诟病的。记者在路上随机采访了20名路人,有14人对西安的公交表示并不满意,主要体现在高峰时期人太多,站点设计不合理,部分线路比较慢等几个方面。家住东关南街的小陈每周要去小寨上四次课,“去小寨最方便的就是坐教育专线,但是教育专线实在是人太多了,我的上课时间是晚上七点,正好是下班的高峰时间,好不容易等到一辆车,结果根本挤不上去,而且一到长安路上就堵死了,走路都比坐公交快。”

  让公交车快起来,只是增加公交专用车道是不够的,公交专用信号灯的使用可以大大缓解公交车道的拥堵。公交专用信号灯的工作模式是:在公交车辆的车头位置和路口交通信号灯上安装感应装置,实现路口交通信号灯与公交智能管理系统信息共享,让公交车无障碍、快速通过路口。

  西安步入地铁时代以后,缓解了地面公交的运行压力。据西安市地铁办的工作人员介绍,二号线开通初期,乘坐地铁的人并不多,单日客流量很少超过20万人次,但随着一号线开通,一、二号线形成网络,客流量与日俱增。数据显示,去年西安地铁日均客流95万人次左右,客流强度仅次于广州,位居全国第二。西安的地铁正在逐步建设中,不受地上交通拥堵束缚的地铁成网后,运力会大幅增加,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除此之外,邵海鹏认为,公交站点和轨道站点应该实现无缝对接,做好“最后一公里”的接驳服务,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加倾向于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就需要交通线路规划部门对于线路和站点的设计更加合理和人性化。

  4 减少小汽车出行不应一刀切

  很多人都把道路拥堵归结为小汽车太多,这样的说法过于片面,相比公共交通工具,小汽车具有门到门的优势,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方便、舒适,这是很多人选择小汽车出行的原因。但是,采取限购的方法并不能减少小汽车的数量,只是延缓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并不是一个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反而会引起社会的不满情绪。

  记者在街头对路人进行采访时,大多数人都认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但同样也表示会购买私家车。“不是不愿意坐公交,主要是有时候公交车的确不方便,不得不开车。”市民孙佳坦言道。

  邵海鹏表示,公共交通如果能够形成多层次网络:即轨道交通作为主线,大型公交作为支线,小型公交则是整个网络中的“毛细血管”起接驳作用,那么整体的公共交通质量就会得到明显提升,市民自然会选择较为便捷的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的改善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那么目前如何减少小汽车的出行呢?采取征收拥堵费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办法,如果公共交通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么依然选择小汽车出行的市民应该为之付出代价,但是如果公共交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那么征收拥堵费就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