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西大街城隍庙商业街周末的场景。图为西大街城隍庙商业街周末的场景。

  本报记者 徐颖 实习生 高玉蓉 王雪文\图

  “桃木梳子一把十块了,多梳头对身体好。”在西安市城隍庙小商品批发城经营一家手工艺品店的王先生一边剥核桃一边无精打采地吆喝招揽客人。

  曾经每逢周末特别是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去小商品批发市场采购,那里品种齐全、价格实惠,从吃的到用的可一次买齐,去一趟必定满载而归。如今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A 记忆中的美好

  提起城隍庙小商品批发城,家住西安市西大街的80后李先生感慨地说:“小时候我跟同学下了课没事就往那儿跑,买点贺卡啊,男孩子爱玩的抽猴什么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班里办元旦晚会,要演一个清朝的古装穿越剧,基本把西安市的大小商场跑了个遍,最后找了一圈还是在城隍庙里买到的。”

  8月19日,在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挑选相框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多少年了,家里的小零碎我都是来这里买,从小家电到打毛衣用的钩针、钓鱼用的渔线、娃们玩的弹弓、画画用的宣纸等等在这都能找到,而且物美价廉。”

  在西安一所小学教音乐的王老师,在她小时候有演出时就去西大街老城隍庙商场租赁或者购买演出服。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是她带着她的学生来这里定做演出服。

  可以说在商贸业不太发达的年代,小商品批发市场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多种需求,在那里可以买到各种新奇的、时髦的东西,这里也承载了很多人美好记忆。

  然而随着商贸和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购买渠道越来越多,很多客户被分流。加之批发市场大多是露天经营,冬天冷、夏天热,吵闹、拥挤,各种脏乱差,服务和管理几近缺失,令很多市民望而却步。再加上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致使很多店频繁转手或关门歇业,曾经红火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迅速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