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西安邮电学院在长安区茅坡征地1000亩,建设新校区。建设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区域发现了战国、秦、汉、唐代古墓葬600多座,其中80%以上都是秦墓。这批秦墓规格小,延续时间短,墓葬形制、方向较统一,东西排列成行,各行南北向布局,考古人员判断,此处是秦杜县的一处平民公共墓地。

  其实,这只是无数西安高校“古墓派”出土墓葬的一个缩影。不过,从地域上看,从战国到秦朝,从汉代到唐代,古人为墓葬选址时,似乎格外偏爱南郊。这是为什么?昨天,记者来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寻找答案。

  墓葬集中应归功于“原”

  “南郊是古代墓葬的密集区,基本上,每个校园在建设的时候都能发现几百座墓葬。”长期从事隋唐领域的田野考古发掘与研究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隋唐研究室主任刘呆运的第一句话,就显示出了西安高校的“高大上”。

  据刘呆运介绍:“这些墓葬在南郊如此集中,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就西安的地理环境来说,泾、渭、浐、灞、沣、滈、涝、潏、等大小河流像叶脉一样,蜿蜒其间,这些河流将关中盆地切割冲积成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原。浐河与灞河之间的白鹿原,灞河与渭河之间的铜人原,渭河与浐、灞河之间的龙首原,潏河与滈河之间的神禾原,滈河和沣河之间的细柳原、高阳原,浐河与潏、河之间的乐游原、凤栖原、鸿固原、少陵原,以及渭河北岸的毕原、咸阳原。邮电大学长安校区、陕西师范大学长安路校区、西北大学所在的区域均属于高阳原,西安财经学院新校区则位于神禾原。神禾原起始于秦岭北麓长安区境内的太乙峪和石砭峪之间,东临樊川、潏河、河,西有王曲川、滈河。西周时为杜伯国封地,春秋、西汉前期为杜县城郊。从地理分布与考古文化学的角度,都应属于西安南郊的统一文化区域。

  古人选择墓地“有讲究”

  “在古人心目中,神仙和人一样,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你现在看南郊这一片,供人们祭祀、拜神的地方很多,比如大小雁塔等,古人就觉得这个地方离神仙近,有灵气,风水好。”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主持了半坡遗址发掘工作的石兴邦先生介绍,古人选择墓地考虑的因素依次为:京城附近,其风水不消说自然是好的;故里、采邑或祖籍地,符合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死亡地,如任所、战场等,这往往是恪于形势,如交通制约等;第四个就是生前向往之地等。但是一般都要选择“前有照,后有靠”的地方,即前有水流穿过,后有山峰为靠,境内层峦叠翠,就是说墓地要枕山面水。

  于是,在高地势的基础上,秦岭就作为了纯天然的屏障、靠山。而神禾原和少陵原之间的潏河,在古代算是一条比较大的河流;高阳原和长安城之间也有一条河,不过,如今的这条河,我们只能依靠唐代的“八水绕长安”图画去想象了。

  陕西师范大学为汉代墓葬数量的分界线

  尽管西安高校“古墓派”众多,但考古人员发现,这些分布是有一定特点的——越往西,汉墓的数量越少。

  刘呆运告诉记者,邮电大学长安校区发掘的主要是战国、秦、汉墓,在2001年8月进行保护性发掘时,共清理秦汉唐墓200多座,其中战国秦墓162座,也发掘出了不少精美的文物。

  陕西师范大学往西,则以汉墓和唐墓为主。“从我们目前的发掘情况来看,陕师大是个分界线,汉墓多唐墓少,”刘呆运说,“陕师大往西五六百米开始,也就是现在的郭杜附近,汉墓数量越来越少,唐墓越来越多。”他介绍,现在的紫薇田园都市,在过去就是一个唐代的平民墓葬区。西北大学基本上就以唐墓为主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刘呆运认为,这和不同朝代有关。“战国墓是聚族而葬,整个聚落埋在一个地方,因此,出土的墓葬都是成排成行地呈现。”汉代人埋葬的时候,围绕都城选址,刘呆运说:“在汉长安城附近,就出现了非常集中且大量的汉代墓葬。而高阳原离汉长安城较远,主要葬的是周围居住的人。”朝代越早,墓葬越选在好的地方。“汉代以家族墓地为主,也就是三代、四代人葬在一起。”

  校园中古迹如何保护?高规格墓葬禁止开发

  记者在此前的探访中发现,有的学校建起了遗址纪念馆,多数都是默默无闻,甚至连该校的学生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刘呆运解释,这取决于遗址的价值和意义。“没有太大价值的话,我们发掘完之后可以再利用了。但是大型墓葬或高规格墓葬,我们会和校方进行协商,将那片区域建成绿地,禁止开发。”

  石兴邦告诉记者,在发掘的遗迹不能马上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如果让遗迹暴露在户外,经过风吹日晒,要不了多久遗迹就会面目全非。正确的做法是在遗迹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把挖掘出来的土回填回去,这样在将来规划好了以后,再清理的时候,能够很容易就把遗址的原貌揭露出来,也就是说回填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遗迹。事实上,目前进行的多数考古发掘,在结束后都采用了回填的方式加以保护,这也是相关法律所规定的。本报记者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