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秦都市报
杨登科已经改成黄登科
在当年的教室外,杨登科指出了自己的座位
新闻提示
本报7月28日报道《被掉包的青春——真假杨登科之谜》后,当地多位干部明确表示,一位领导干部被老百姓折腾到如此境地,已经严重损害到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因为是陕北地区盗用录取通知书的“第一案”,杨登科的命运走向和黄登科的处理结果,都具有典型的样板意义。
容易盗用的录取通知书
延安市吴起县白豹镇杨洼沟门村组的36岁青年农民杨登科,10多年来坚信自己在1999年考上了延安市农业学校。但是一直没接到录取通知书,最后掏了1800元借读费,上了吴起县高中。
2002年他收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时,被告知,身份证尾号为434的户口在1999年8月已迁往延安市农校。杨登科在村里开来证明,重新补录了户口信息,现在身份证尾号为436。
经过长期走访调查,杨登科告诉记者:“距我村8公里路的甘肃省华池县紫坊坢乡黄庄村的同龄人黄世权,拿着延安市农校给我的录取通知书,去我乡政府转走了我的户口,而我对这一切全然不知。”
在杨登科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同班同学却表示“这一点都不奇怪,只能算你倒霉。”
现在吴起县某学校任教的吴敏(化名)同样出身农家,他和杨登科在初中同班同学三年。吴敏回忆道:“当年中考先有预选环节,通过了再参加复试。”
“当时楼坊坪中学初三年级有两个班,我们在二班。我班在预选中刷下去十几个人,剩下的都应该被录取了。”吴敏当时填报了延安师范和洛川师范,“想着被录取了,就是有工作了,也算家里没有白供自己一场。”
吴敏的联系地址填的是自己的家,收件人为自己本人和父亲。“到了8月20日了,还没接到录取通知书。整天到邮局和学校问,人家回答,要是被录取了,就会有通知来。没有录取通知书,就是你不合格。”
在校老师告诉吴敏,吴起中学来了通知,没有被中专录取的学生,只要达到一定分数线,就可以免费就读。“我看没希望了,就收拾行李准备参加吴起中学的军训。这个时候,村上通知我,录取通知书到了。”
那是一个傍晚,吴敏正在和家人在地里劳动。听到这个喜讯,“全家人都高兴坏了。手上和身上都是泥,也顾不得洗,飞跑着去村上的办公室取录取通知书。”
接下来的事情都变得顺风顺水。吴敏拿着录取通知书,很快在派出所办理了户口迁移手续,“学籍档案应该是转过去的,我都没经手。”几年后村里分福利,吴敏父亲拿着户口本去领,结果没有儿子的,才知道户口在后台已经转走了,只是户口本上没有显示罢了。
“报名时看延安师范学校墙上的公告,知道我被分到了一班,也就顺利报到入学了。”吴敏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没领到通知书,自认为就是没考上。至于原因,都不知道去问谁。考生身份的复核几乎没有,这让盗用录取通知书显得非常容易。
两个少年的人生拐点
“是我考上了,录取名额被黄世权盗用了。”杨登科向记者强调,1999年中考填报志愿时,自己只选择了中专,没有填报高中,原因是自己家兄妹7人,经济负担重,他想着早些毕业参加工作,贴补家用。
杨登科的同学向记者证明了这一点,“他是通过预选的。之所以掏1800元上吴起中学,就是没有达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而且吴起县城只有一所高中,他也没有其他选择。”
在杨登科同学的印象里,“延安师范和延安中学最吃香了。考上师范,就意味着端上铁饭碗;上延安中学,就是一个脚已经踏进了大学校门。”
“当时两个班,只有一个同学考上了延安中学。上延安师范的也没几个人,洛川师范,还有西安的警校也是报考热门。”“那些热门中专考不上,往往就会被调剂到其他学校。所以有些同学会接到没有报考的中专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杨登科初中同学告诉记者,班里30多名同学,也有主动放弃中专上学机会的,担心毕业不包分配;还有的同学没有接到通知书的时候,就上了高中,结果通知书随后又到了。
今年5月29日,黄世权的父亲黄耀明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自己儿子黄世权没有考上中专,而杨登科却主动放弃这个机会。杨志安(杨登科父亲)当时一分钱也不要,自己还是主动给了1000元钱。黄世权都已经到学校上学了,杨家又反悔说钱给少了。
黄耀明的解释遭到杨登科的否认,“他说我爸把我的录取通知书和户口卖了1000元。我上吴起中学交了1800元借读费。我爸不会做这样的赔本买卖吧?更不会让自己儿子没有了户口。”
杨占权在杨园子村做了近20年的村主任,接着做了10多年的村支书,于2011年退休。他是杨登科的堂爷爷,杨占权的爱人和黄世权的母亲是同胞姐妹。
杨占权对媒体称,双方找他说和,但他对之前的“交易”不知情。“我说再出2000元,一共出3000元。”杨占权称,“双方同意了,钱也拿了。”
杨占权指着他家房子解释说,1999年花三四千元钱就能盖一层,3000元很值钱”。“那时候拿学校录取通知书就可以办手续,调档案。”
黄世权拿着杨登科的录取通知书和户口,名正言顺地成了延安农校的准学生。之后被安排在吴起县铁边城乡政府工作,成了国家公职人员。
“我大学毕业后,因为档案不全,多次失去招干、招工机会,一直靠打工为生。”杨登科认为,自己中专录取通知书被黄世权盗用后,人生已被改变。
多部门工作疏于监管
“当时中专虽然没有以前风光了,但对农家子弟来说,还是蛮重要的一个机会,因为毕业了包分配工作。”杨登科同学袁世雄(化名)告诉记者,虽然大学在扩招,但是考上中专的同学们担心放弃这个机会去上高中,如果高考落榜,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成绩一般的同学,都选择上中专先把工作稳定下来。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黄世权中专毕业后,在2003年8月将户口从延安市南市派出所迁出,于2004年3月随工作分配落户到吴起县城镇派出所,户下有爱人王某某,女儿黄某某及侄子黄某。杨登科告诉记者,所谓黄世权的侄子黄某,其实是他的儿子。
记者查阅黄世权档案时发现,他在1999年开始使用杨登科的名字上学,2006年6月申请改姓为黄,理由是幼年被过继给舅舅家顶门。最后该申请被通过。但经记者调查,所谓的顶门一事,纯属子虚乌有。
黄世权把冒用的杨登科改为黄登科之后,“他的身份证号也由034变为014”,同年八九月间被提拔为副镇长。
得知自己的中专录取通知书和户口被甘肃省华池县的黄世权盗用后,杨登科从2006年开始举报揭发此事,但均没有得到满意答复。有领导干部还不解地反问:人家不是给你都把事情处理了吗,怎么还闹事?
杨登科在查阅假冒“杨登科”的相关资料发现,人事、工资卡、文件等,名字仍使用“杨登科”,而他目前的身份证以及政府下发的文件中的名字却成了“黄登科”,在他看来,当地组织、人事、户籍管理等多部门,在黄世权学历造假和人事审查方面疏于监管。
“今年6月,还有人托我姐夫高俊海给我做工作,说是给2万元私了,别乱告了。但是我没答应。”杨登科告诉记者,自己拒绝私了,是因为自己举报黄世权曾招来威胁,父亲因此郁郁而终,自己落了个妻离子散的悲惨结局。自己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要为事实讨一个说法。
这次应该水落石出了吧
大学毕业后的杨登科做过建筑小包工头,开过羊肉馆,唯一用上专业的机会就是在西安卖过电脑。一月前他的花店因为淡季关了门,目前正在朋友的烤串店里打下手。孑然一身的杨登科在傍晚时分经常会约同学出来喝酒,打发寂寥时光。
在连续多年实名举报无果的情况下,杨登科选择向媒体求助和网上发帖,公开向黄登科叫板。
记者在7月18日采访时,吴起县纪委工作人员明确表示,已对黄登科立案调查。但是记者日前看到,吴起县纪委、监察委在7月19日才签发了吴纪监立(2018)04号立案决定书,决定对黄登科涉嫌违纪问题进行立案审(调)查。
吴起县县委组织部据此向黄登科工作的吴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下发通知:决定从2018年7月19日起,暂停该同志一切职务活动和工作,接受纪委、监察委审查。
吴起县公安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县纪委抽调一名户籍民警配合调查取证,局里还安排监察室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工作,前一段时间都出去好几次了。相关资料应该都在县纪委。
吴起县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答复记者,调查工作已近尾声,但详情并不掌握。吴起县教育局则为难地称,这个事情时间长了,取证困难,不好调查。
“心里总感觉不踏实”的杨登科前两天向延安市纪委、检察院等部门递交了实名举报材料,“人家说从网上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情况,也在等县纪委的调查结果。”
在杨登科看来,现在单位的工作风气比前几年好多了,“工作人员看到我在门口张望,主动上前问我有什么事情,还把我请到办公室,问得很仔细。我能感觉到上级许多部门都在关注我的事情。这次应该水落石出了吧。”
实名举报的同时,杨登科正在和律师接触,准备对黄登科在内的多人和多部门提起民事诉讼,“提出的民事赔偿是140万元,其中精神赔偿50万元。”在他看来,这件事情并非即将尘埃落定,而是“刚刚开场”。
文/图本报记者孙涛
被掉包的青春——真假杨登科之谜 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