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西咸一体化到西咸新区

  一千年前的全球中心城市,今天将“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奋斗目标。西安的历史时空变幻,多少有些让人感慨。

  从当初提出这个目标到现在,至少十几年已经过去。回头来看,对如何构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西安和陕西给出的路径基本维持不变:西咸一体化。

  其背后基本的逻辑之一是,衡量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指标有很多,但最直观的标准之一是人口和经济的体量。从纽约、伦敦、东京,到北京、上海,都是其所在国家或地区,人口和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之一。而放在中国的视野里,西安目前860多万的人口体量和5000亿元的GDP,在全国排名尚且进不了前十。所以,把西安做大做强,将是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前提之一。

  基于西安和咸阳在历史上的紧密联系,以及现实中存在的产业互补空间,推动这两个城市的一体化发展,也当属比较切实可行的道路。当然,西咸一体化绝非简单的算术相加,而必须让两者形成有机互动、产生化学反应。

  早在2002年,西咸一体化的构想就在陕西省层面提出,西安和咸阳两市也在当年签订一体化的协议书。西安和咸阳两市城区相距不到30公里,两市都有拓展发展空间、匹配产业布局的动力,也有发挥各自的优势来实现互补发展的强烈需求。因而西咸一体化几乎是必然之举。

  从时间节点来看,陕西提出的跨城一体化,在全国范围内算得上是比较早的。那之后,做大都市圈的构想才在国内逐渐多见,并多以“省会+临近城市”的一体化为特征,如广佛同城、武汉“1+8”城市圈、长株潭同城、郑汴一体化等。

  不过那之后的十来年里,一个人们期待的大西安并没在关中平原上崛起。反倒在其他地方,跨市地铁、公交一体化、社保互转等系列举措不断。相较而言,西咸一体化的推进过于缓慢,尤其是在两市结合部,“没有形成实质性、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局面。”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行政区划分割、缺乏抓手等。尽管省里重视,两市也签了协议,但后来近十年中,西安的发展重心没有西移,而是在其他方向拉伸西安城市骨架和产业格局。而对咸阳来说,其经济体量和人口规模更小,没法独自东进去和西安衔接。

  同时发生的西部城市竞赛故事中,西安与成都、重庆的距离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

  没有大西安作为引擎,陕西省的发展也就缺乏有效的辐射。总体来看,陕西省的产业支撑偏少,产业结构也不尽合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结构性的深层矛盾逐渐明显,陕西省也需要一个新的增长极。西咸一体化的意义,早就超越了西安、咸阳两市,上升为陕西乃至更高层面的战略。

  国务院2009年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在关天经济区构建的“一核、一轴、三辐射”的空间发展框架体系,而西安、咸阳是“一核”的核心区。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着力打造西安国际化大都市。”

  西咸一体化的建设至此具有国家战略的意义,通过构建西咸新区来推动西咸一体化的构想,很快浮出水面。

  2010年2月,陕西落实《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成立由省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领导的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地跨西咸两市,分别由咸阳和西安设立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进行开发建设。沣渭、泾渭受省市的双重领导,建设体制被称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省市共建”让西咸一体化终于拉开局面,但具体执行又“以市为主”,推进乏力。所以很快,西咸新区进入2.0时代,范围重划,建设体制调整为“省市共建,以省为主”。

  2011年5月,西咸新区管委会组建。1个月后,陕西省出台《西咸新区总体规划》。现有西咸新区的格局就此落定,新的范围比一年前多了300多平方公里,原先沣渭、泾渭两区的格局被调整,成为空港、泾河、秦汉、沣东、沣西五个新城的组团。

  至此,喊了十年的西咸一体化,因为西咸新区的出现,获得了一个可靠的支点。大西安的建设,在陕西省“举全省之力推进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的支持下,推进步伐得以明显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