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选购野菜 本报记者代泽均摄

  目前处于惊蛰节气,天气逐渐转暖,野菜上市热卖,市民抢先尝“野”味,荠菜、苜蓿、白蒿等,最贵的一斤12.5元。那么,路边野菜真的安全吗?

  市民抢先尝“野”味

  “咦!这个野菜好,调凉菜吃!”“和土豆一起蒸着吃也可以!”“包饺子更好吃!”昨天上午,记者途经建国门综合菜市场,看到五六位市民,拿着袋子挑选野菜,周围路过的人也上去询问。

  一位买菜的老人说:“野菜就这会儿有,过季就老了吃不成了,吃个新鲜!”

  “这些是刚挖的野菜!”一位摊主说,新鲜的荠荠菜一斤2.5元。不远处一位卖菜的摊主,一边给客人称菜一边说:“荠荠菜是所有野菜中最受欢迎的,我每天能卖到快200斤,苜蓿和白蒿也就卖20来斤。”

  在多个菜市场记者了解到,野菜近日上市热卖,荠菜一斤2-2.5元不等,苜蓿一斤4-4.5元不等,白蒿一斤12-12.5元不等。

  但问及野菜的来源,多位摊主表示,是自己挖的野菜或者从别的商贩手中买的,个别表示野菜是从正规的菜市场进的货。

  路边摊贩的野菜不要买

  这样的野菜是否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记者咨询了碑林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喜欢吃野菜,请去正规的菜市场和超市购买,正规菜市场的野菜,在进货时,批发市场(快检中心)会出具蔬菜野菜检测指标的票据,比如农药等没有超标,可追溯来源。“提醒不要买路边随意摆摊的商贩卖的野菜,来源不清楚,万一出现问题,投诉也没地方去查找”!

  西安市中医医院安军明主任提醒,在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工厂以及受污染的河流周边的野菜不宜食用;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要吃;野菜最好是现采现吃,最好在清水里浸泡清洗,食用前再用开水焯一下;多数野菜性凉致寒,肠胃不好的市民,不可多吃。此外,蕨类等野菜含过敏物质,多吃可能引起身体不适,灰灰菜吃多了容易过敏,引起日光性皮炎、起皮等。

  首席记者姬娜实习生张含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