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李傲)大熊猫和造纸术能否走到一起?不少人会表示疑惑,陕西省西安市起良村内蔡侯纸博物馆的馆长刘晓东会告诉你,可以。脑洞大开的他,将大熊猫的粪便结合造纸术,做出了一张张“有味道”的汉麻纸,这个味道不是臭味,而是一股淡淡的竹香,还深受书法、绘画大家的喜爱。刘晓东称做出这样的“熊猫纸”是想将中国的文化和技艺让更多人了解,让古法造纸技术流传下去。

  能作画的“熊猫纸”。受访者供图

  看到“象粪纸”想做“熊猫纸”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的起良村,在很久以前就是以造纸为生,这里一直流传着古法的造纸技艺,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今年71岁的刘晓东就是起良村人,自从退休后,他便成为了当地起良蔡侯纸博物馆的馆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古法造纸的保护和传承。

  而几年前他将造纸和大熊猫结合在了一起,做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熊猫纸”,他表示这还是朋友给他的启发。

  2016年,刘晓东的朋友跟他说看到了斯里兰卡有用大象粪便做出来的纸张,“当地大象多,为了解决大象粪便的问题,他们做了大象纸这样的东西。他们不仅成功了,现在还成了斯里兰卡的一个标志性物品,很多名人政要用象粪纸制作自己的名片。”刘晓东说,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希望他能试试用我国的国宝熊猫结合古法造纸技艺,做出一种能够代表中国的“熊猫纸”。

  造纸原料大熊猫粪便。受访者供图

  这让刘晓东很动心,他表示,在古时候,人们也用过吃草的牛、马等动物的粪便造过纸,而大熊猫是吃竹子的,粪便内含有大量竹纤维,可以一试。于是朋友给他拿来了一袋子原料——大熊猫粪便,这便开始了两年多的研发和尝试。

  为了能够更好地制作纸张,刘晓东还专门去了趟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希望可以给他提供熊猫粪便,大熊猫繁育基地听完他的想法后,表示大力支持。“大熊猫是直肠动物,一天能吃70多斤的竹子,能拉50多斤的粪便,这里有20多只大熊猫,有了他们的支持,就不愁制作材料了。”

  两年间不断尝试制作“熊猫纸”

  但刘晓东称想法和现实还是有所差距,熊猫纸的制作也很艰辛,“本来很期待成品的我们,第一次的实验就以失败告终了。竹纤维古法造纸对我们来说是新课题,我们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他表示,刚开始用熊猫粪便做出的纸浆太稠了,不细腻,无法做出纸张来,“我们都是用古法的造纸技术,不用任何的化学物品,所以更难一些。”

  刘晓东没有放弃,一遍又一遍地尝试,用制作蔡侯纸的方法制作“熊猫纸”,并在大熊猫粪便和楮树皮等材料的比例上慢慢调试,在这两年的过程中,就连工匠都有些心灰意冷了,但刘晓东没有停下脚步,“材料我来准备,工资照样发,我就是要做出熊猫纸来。”

  制作“熊猫纸”。受访者供图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刘晓东终于做出了满意的“熊猫纸”,这个纸张不管是写字还是画画,都能行笔流畅顺滑,笔墨还不会在纸上晕开,“做出来才发现,这个纸一点都不亚于我们的蔡侯纸。”刘晓东还称,不要看这个纸是用熊猫粪便制作出来的,一点都没有粪臭味,不仅如此,还有股淡淡的竹子清香。

  刘晓东表示,制作“熊猫纸”的步骤跟蔡侯纸没有区别,先是晒干熊猫粪,然后用水浸泡,加入生石灰,上锅蒸,随后淘洗、打浆,这一套工序下来,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每年的产量也就1万多张,这也是因为造纸的周期长,工艺复杂。”刘晓东称,所用的熊猫粪也有讲究,需要是秋冬季排泄出来的,“大熊猫吃的竹子会对粪便产生影响,春夏季竹子嫩,拉出来相对软,不能用。秋冬季是老竹子,才是做纸的最佳选择。”

  想将中国造纸文化带出国门

  刘晓东介绍,起良村之前叫作“弃粮村”,因为从汉代开始有了造纸术后,村里祖祖辈辈都是以造纸为生。“在古时候,这里是不用交皇粮的,村里人都从事造纸,也没有人种田,所以有了这个名字,之后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起良村。”

  刘晓东表示,造纸这件事,他从小就开始接触了。“小时候,村里家家户户的墙上都晾晒着纸张,我们可以随意拿随意用,当时感觉我们村比别的村更有文化底蕴。”但改革开放后,村里人也就慢慢不造纸了,大家开始种地或是外出打工,造纸业也就慢慢没落了,“工业造纸出来后,对我们古法造纸冲击比较大,机械化会比我们快很多,我们要一个月才能制造出一批来。”

  村里仍在手工造纸。受访者供图

  之前,刘晓东在村里担任一家小学的校长,但造纸这件事,他一直没有忘,在退休后,他成为了起良蔡侯纸博物馆的馆长,想将古法造纸传承下去,自从做出“熊猫纸”后,这里也是门庭若市,刘晓东表示,书法、绘画大家非常喜欢“熊猫纸”,“我们的纸都是纯手工制作,非常环保,还寿命长,适合保存。而且它层次分明,对书法或是作画来说都有好处。”

  但刘晓东表示这个纸并没有向外售卖,他们制作出“熊猫纸”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有古老的造纸技术,直到现在依然还在传承,“大熊猫是国宝,造纸术是国粹,两个结合在一起就是国礼,我们想把‘熊猫纸’做到全球化,带它走出国门,让别的国家的人更加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