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规模从498.1万增加到1200余万,一大批城中村、棚户区完成改造,健全完善了“1+N”新型社会救助体系……12月6日,西安市政府召开“西安市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新闻发布会,西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健,市建委副主任高省安,市民政局局长王碧辉就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作了通报。

  交通:4号线年底将实现通车

  “从1978年到2017年,西安土地面积从2441平方公里增至107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95平方公里增至683.0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从498.1万增加到1200余万。”吕健说,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方面,2012—2017年,累计完成200余项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目前已建成公共停车位7.2万个,铁路北客站、机场T3航站楼建成投用,基本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周边省市的“米”字形铁路骨架和“一环十二辐射”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地铁1、2、3号线建成投用,4号线年底将实现通车,地铁三期规划加紧报批。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了10项水源工程,日供水能力超过200万立方米;电、气、热等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3%、98%以上。

  创新:90%的政务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

  吕健通报说,去年西安启动实施“三大革命”、出台“三大新政”以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国率先设立企业家节,积极打造“三化五最”营商环境,90%的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2017年新增落户25.7万人,同比增长3.4倍。市场主体达到101.6万户,是2011年的2.6倍,成为第7个过百万的副省级城市。今年又推出户籍新政、人才新政升级版,截至12月3日,今年新落户人数已突破73万名,接近去年全年新增落户数的3倍,新登记市场主体已突破48万户,大西安的“人气”和“商气”空前高涨。

  民生:平均每万人中就有高校在校生982人

  “40年来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切实办好为民实事,努力让市民群众最大限度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围绕市委提出的破解民生‘九难’目标,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收到良好效果。”吕健说,目前,全市就业状况良好,全社会从业人员596.21万人,比1978年增加362.87万人。普通高校从21所增至63所,2017年平均每万人中就有高校在校生982人。 2017年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到7.27万张、10.45万人,比1978年增加5.67万张、8.16万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基础设施、“两房”建设、稳定增收、政策落实、满意度提升等5项“硬指标”及“两不愁、三保障”涉及的安全饮水、电力入户等主要指标均已达标。

  城建:一大批城中村、棚户区完成改造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西安从1981年完成0.36亿元,经过七个‘五年计划’,到2017年完成投资677.3亿元,全市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934.6亿元。”高省安说,西安已形成“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的城市发展战略,新建了二环路、三环路、绕城高速、高架快速干道、改进扩建新建了一大批城市主干道、次干道和背街小巷人行道路。2017年打通断头路27条,2018年到2020年底,计划打通断头路120条,实现断头路“清零”任务。

  1980年以来,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钟鼓楼广场、书院门、北院门、顺城巷及一大批城中村、棚户区完成改造,面貌焕然一新,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对外形象大幅提升;自2013年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启动以来,已累计实施183个小区,共计727万平方米,改善了近40万市民的居住环境。

  救助:健全完善“1+N”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王碧辉通报说,西安市在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逐步建立实施了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资助等制度,健全完善了“1+N”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使各类困难群体和保障对象,都能得到救助。

  目前,已建立了低保标准自然增长长效机制,城乡低保标准全省最高,临时救助最高限额由过去的8000元提高至15000元,且同一事由每年可申请2次;教育资助本科给予7000元、大专给予5000元、中专技校给予3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家庭困难高中生每生每年给予2000元生活补助;对困难失能老人给予每人每月260元—390元的护理补贴;殡葬补贴标准由每人1000元提高到了2000元。

  深入推进“救急难”工作机制, 在全市172个镇街全部建立了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实行随时受理、及时审核审批。建立临时救助分级审批制度,将一定数额的临时救助金审批权限下放至镇街一级,对急需救助群众实行先救助后审批,及时有效保障急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本报记者 张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