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讯(记者 朱童戈)据统计,我国每年都要招收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仅10万人。在当前患者多、医生少的状况下,如何让医学人才尽快成长起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今天(10月23日)上午,陕西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就《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 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陕西省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局长安海燕表示,实施意见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保障措施”3个方面提出14项改革措施,到2020年要建立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培养模式,到2030年医学人才队伍将基本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

  推进医学教育改革 加速完成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

  “院校教育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医学基本功,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基本理论,为进行临床培训打基础。毕业后进入规范化培训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实际能力,逐步积累临床经验,保持专业能力。”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胡海宁说,只有这样才能将一名医学生真正培养成一个好医生。

  “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医疗两个最为关键的民生问题。从当前我省医学教育整体来看,医学教育仍存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不适应,比如:目前精神医学、儿科学本科专业还是空白,而护理高职专业点共有18个、在校生人数达3.4万余人,就业率却低于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胡海宁表示,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以上的问题。

  城、村医疗水平“同质化 均等化” 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对医院而言,深化医教协同能实现‘招之即用、用之有效’。作为用人单位,特别是基层医院今后不需要再对刚毕业的医学生进行培训,减少了用人成本和培训费用,招来的就是合格的医生,水平基本和三甲医院的高年资医生一致。”安海燕表示,这样临床诊疗活动误差就会减少,医患矛盾也就自然得到缓解,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和良好的就医环境。

  基层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与大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同标准培训、同标准考核,真正实现了城市、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同质化、均等化”。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人们看病就医不计成本的怪圈也就能得到遏制,患者不需要再舍近求远、跋山涉水到城市综合医院看病,让看病不再难、看病不再贵。

  利用教育资源优势 培养更多医药人才

  据了解,陕西现有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空军军医大学、延安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西安医学院、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多家医学高校,医学院校数量较多。

  “实施意见将通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规模和比例进一步扩大、更加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联合医、教两个系统进行培养等方面进行医疗人才的长期培养。”省教育厅研究生处处长张和平说,这几年省教育厅陆续支持西安交通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在一些医院建立了6个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站。下一步还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下功夫。

  中西医并重 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我国的国粹——中医,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后,既有了《本草纲目》这样的中医经典著作,更有华佗、孙思邈等名医。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更讲究的是中西医并重,各取所长。据了解,中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专业医学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支持省内三甲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积极主动参与中医药人才培养,鼓励省内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开设中医药健康服务相关专业或课程,加大培养相关领域师资力量。”省卫计委宣传科教处副处长黄斌表示,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培养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中医药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