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日前
国家发改委、民航局正式批复
设立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
这是继郑州、青岛、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州、长沙、贵阳、杭州之后,国家层面批复的又一临空经济示范区,陕西省、西安市再添一新的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
根据批复,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规划范围南至福银高速、北至泾河、西至渭城区北杜街道行政边界、东至渭城区底张街道行政边界,管理面积144.1平方公里,其中机场规划面积26.4平方公里。西安市人民政府作为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管理主体。
加快构建国际航空枢纽,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内陆地区开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典型示范。
国家发改委、民航局要求
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重点推进三项任务
1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临空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2
推进绿色发展,培育壮大临空特色产业体系;
3
推进军民融合,深化示范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互动和协同发展。
其中,“军民融合”在已获批的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中首次被提及,也是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承担的特色使命。
根据前期制定的总体方案,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以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重点,加快打造国际航空枢纽、临空特色产业聚集区、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生态宜居空港城市。围绕这些重点任务,空港新城确定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到2020年
示范区与机场的交通衔接、配套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形成航空物流、总部经济、航空维修、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良好格局,客货量增速保持在全国枢纽机场前列。
到2025年
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高端产业为支撑,临空产业集群互动发展的格局,建成辐射西北、连接全国、通达世界的航空综合运输体系,跻身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第一方阵”。
近年来,空港新城加快构建临空经济全产业链,重点聚焦飞机维修、航材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物流运输、国际会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产业。东航、南航、深航、川航等13家航空公司基地总部落户,总资产2200亿元的海航现代物流总部入驻;东航-赛峰起落架深度维修、梅里众诚生物疫苗、海航技术部附件维修等世界500强项目落地,聚集了普洛斯、丰树、日立、“三通一达”等66家现代物流企业;引进绿地集团打造26万平米的会展综合体,西安国际美术城、香港世茂国际生态城、大唐西市丝绸之路文化园等项目签约落地,为临空经济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获批,将进一步强化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功能,整合放大“临空+自贸+保税”优势,构建西安通达世界的“空中丝绸之路”,打造吸纳全球要素资源的开放门户,为聚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追赶超越提供强劲动能。
下一步,空港新城将紧紧围绕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的目标,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的叠加优势,加速聚集“三个经济”的关键因素,加快开航线、聚货源、引项目,助力打造枢纽功能完善、门户特色突出、流动经济发达的临空型经济体系,实现“决胜蓝天”的光荣使命。
2015年6月24日,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联合下发《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地区〔2015〕1473号),决定选择若干条件成熟的临空经济区开展试点示范。
2015年9月,在省发改委的统筹指导下,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抢抓机遇、整合资源,率先启动临空经济示范区申报工作。
2017年3月,王永康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向总理提出设立西安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3条建议,并得到国家发改委回复,明确支持临空经济示范区申报工作。
2018年2月,根据国家发改委来函要求,陕西省、西安市及西咸新区完成了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4月25日,国家发改委、民航局正式批复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
临空经济示范区是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而形成的特殊经济区域,是民航业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重要载体。申报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必须满足一个硬性指标:所在地机场年货邮吞吐量应在10万吨以上或年客流量1000万人次以上。2017年,西安咸阳机场旅客吞吐量达4186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接近26万吨,首次跻身全球机场前50位,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