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长安处处有故事,每一步脚下都是历史。这不,西安西郊的居民就在一个拆迁的旧村落里,发现了一块有来头的石碑。
位于西安市西郊的北沣镐村,是西周王朝时期首都镐京的故地,如今这里已经整村拆迁,村民们也都迁出了,记者在这堆断壁残垣石块瓦砾中,找到了这块大有来头的物件。
沣东新城计卫文体局张向民:“皇恩钦赐翰林院编修显考何府君之墓。”
记者:“一考二妣,是一夫两妻吗?”
沣东新城计卫文体局张向民:“可以这么理解。”
记者注意到,立碑人是何老先生的儿子以及孙子,但是生卒不详。同时,这块石碑的雕刻年代是清道光岁次甲申年,也就是1824年,这块石碑算下来已经有190多年的历史了,处在清朝已经出现衰败之相的时候。这块雕凿着“皇恩钦赐”字样的石碑的确是朴实无华,我们关注的焦点在于,这位姓何的墓主人,他的官职翰林院编修是个什么级别,这块碑又有多少考古价值呢?
北沣镐村党支部书记薛问社:“这是过去渣土车偷倒垃圾的时候,里面带着一块碑,原来不是我们村子的。”
查阅史料,在清朝,只有科举考试中的榜眼和探花才能担任翰林院编修一职,清末将条件放宽到进士,道光四年立碑,这位姓何的编修大人恐怕就是嘉庆皇帝在位期间的榜眼或探花。
沣东新城计卫文体局张向民:“有一定的文物价值,我们要找专家进一步求证墓主人身份,进行相应保护。”(《都市快报》全媒体记者冯勇 徐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