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工作者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7月20日,在西安市北池头附近地铁口边,几位农民工正顶着烈日修整人行道上的路面。他们头戴草帽,肩搭毛巾,搬砖、拉线、撒沙子,汗水浸透了衣裳。

  今年65岁的华师傅是他们的“头儿”,是他组织乡党们进城揽活的。华师傅说:“我们都来自农村,也没啥文化,只有出点力气挣点辛苦钱,虽然累了点,但是想想家、想想孩子,咬咬牙扛着也就没啥了。”

  他们都来自西安周边的偏远农村。每天早上都要起个大早赶到市里,7点开始干活直到中午12点,中间休息3个小时,晚上7点再回家,平均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路程比较远,每次出门大家都背着一个包,里面装上干粮等物品。“城里饭太贵,一天挣这点钱,一吃就剩不下多少了。”华师傅说。

  还没到晌午,太阳已经毒辣。几位农民工蹲在地上夯实着地砖,衣服裤子早已经湿透。看到记者给他们拍照,华师傅嘴上说他们形象不好,拍出来不好看,但是依旧在镜头前微笑着。洁白的牙齿跟晒黑的皮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华师傅说,“现在这些活基本没有年轻人干,年轻人觉得干这太苦太累,都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在做。”虽然年纪大了,但干起活来,他们丝毫不马虎,人行道上码出来的每一块砖都整整齐齐、严丝合缝。他说,虽然挣的是辛苦钱,但也不能偷奸耍滑,不然以后可能连这活都干不上了。

  记者了解到,华师傅的孙子现在刚上学,“养个孩子费钱得很,所以趁着我还能干得动,出来给娃挣点学费,也是当爷爷的一片心。”

  本报记者张晴悦

  实习生雷喻涵 刘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