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市民不顾警示,在雁鸣湖游野泳

  昨日下午,在灞河广运桥附近,数十位市民不顾河边禁令,扎堆下水,以身试险。近年来,野泳安全事故频发,媒体一再呼吁,但还是有人把安全警示当成耳旁风。本报记者王晓峰摄

  在灞河,一位30多岁的女子带着自己3岁的儿子来游泳 本报记者党运摄

  雁鸣湖成了免费游泳池

  河道内挤满了前来纳凉避暑的人 本报记者马昭摄

  安康汉江大桥下市民扎堆游野泳

  据相关部门统计,暑假期间,溺水事故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面对这骄阳似火的天气,不少人会选择去附近水域来一次畅快野泳。但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藏着许多隐患和危险。虽然大家都知道河道、水库等地禁止游泳,但是仍有不少市民视若无睹,甚至带着孩子前来“野泳”。

  回顾近几年发生在我省各地的溺水悲剧,其实很多原本可以避免,大部分溺水身亡的游泳者都是一些花季少年。在悲剧发生前,一句提醒和警告有可能挽留住一条鲜活的生命。

  西安

  年轻妈妈带3岁娃灞河戏水

  称套了游泳圈就没事

  6月26日,三秦都市报报道了部分市民带着孩子到灞河和雁鸣湖等水域游泳、戏水。昨天记者再次走访了这些地方,发现仍有不少市民把安全当成耳旁风,依旧下水游泳。

  直击 妈妈带孩子灞河里戏水

  昨日上午11点多,广运大桥附近的灞河边。

  此时,河里已经有不少人在游泳。由于河面宽阔,一些游到了河中心位置的市民,远远看去就剩一个小黑点。

  一位女士站在河边,不时眺望,一脸焦急。记者上前攀谈得知,他们一家今天约了朋友来灞河边玩。丈夫见河水清凉就在一旁买了泳裤下水了。“还说要挑战一下横渡灞河,现在都下水半个小时了,也看不清楚河中间哪个是他。我也不会游泳,有点担心他游不动了会不会有危险。”

  记者说:“你都知道在河里游泳可能会发生危险,怎么不劝阻他别下水?”该女士仿佛自我安慰道:“他水性还可以,经常去游泳池,这次还买了个游泳圈绑在腰上,应该没事吧。”

  12点,河边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一到河边直接就下了河。记者看到,一位年轻妈妈带着看起来大约三四岁大的儿子,也来找“清凉”。

  她脱下孩子的衣服,给他套了个游泳圈,就直接抱着孩子下水了。孩子很兴奋,手脚扑腾着,一刻也不安分。但不知道是因为泳圈充气不足还是河面上吹着风的缘故,保护着他的游泳圈好几次都有倾斜的危险,带着孩子头朝下栽,幸亏被一旁的妈妈一把扶住,看得人心惊肉跳。

  “这娃才多大,你就带着下水了,你这胆子大得很,他爸知道不?”旁边一位市民调侃道。

  年轻妈妈说,他们家就住在附近,孩子3岁多,他爸是搞水电的,整天都在外面跑,自己带着娃在家热得呆不住,就来河边乘乘凉。“我们也不去水深的区域,就在岸边玩,我守着他呢,也给娃套了游泳圈,没事的。”

  市民称雁鸣湖游泳是因为免费

  下午2点,记者驱车沿浐河西路向南进入雁鸣湖生态公园。过了绕城高速辅道就是雁鸣湖4号湖,果然,还没到湖边,就远远看到马路上停着10余辆私家车。

  “都是带娃来游泳的,还有一些是到湖边钓鱼的。”人行道上一位卖水的小贩告诉记者,平日里只要一到下午,就有不少人来游泳。“前几天最热的时候,晚上也有人来,娃们都放暑假了,大部分是小娃。”

  走到湖边,果然有20多个孩子在水中嬉戏玩耍。记者发现,有商贩在湖边兜售一种轮胎样子的大号游泳圈,很受家长青睐。“这种游泳圈好,浮力大,中间绑个绳子,娃能坐在里面。”该商贩趁机向记者推销。

  在湖中,大一点的孩子在比赛游泳,小一点的则在父母陪同下在离岸边不远的水中玩耍。有几个年轻小伙还拿来了一种充气的气垫床,几个人坐在上面游到了湖中央。

  “这几天天气热,水温还可以,上个月我来游泳,水还有点凉,时间一长脚还抽筋了。”一位上岸休息的男子告诉记者,这几年雁鸣湖4号湖成了不少市民夏天游泳的“最佳场所”,他几乎夏季天天都来游一会。4号湖大,宽敞,游得开,最主要是去游泳馆人不但多,还要花钱,这里是免费的。”

  记者问:“这里一点保护措施都没有,如果发生溺水事故,谁来搭救你们?媒体年年都报道雁鸣湖野泳发生溺亡事故,你就不怕出危险?”

  数据 西安这些水域易发溺水事故

  西安虽处内陆,但周边河流众多。据了解,目前有较大河流54条,重要跨境的河流有渭河、泾河、沣河、石川河、清河;重要的南山支流有黑河、涝河、滈河、潏河、浐河、灞河等,而大小水库有94座,各种水域均有发生溺水的危险。

  据悉,每年夏天,在浐河、灞河、渭河、沣河等河流发生溺亡事故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包括三秦都市报在内的多家媒体也曾连续报道过溺水导致的悲剧。

  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5年期间,西安地区每年发生的各类溺水事故近百起。2016年,西安警方接到有关溺水事故的报警大约有三四十起,而今年截至目前已有25起之多。

  据记者整理,这些地方易发生溺水事故:

  ◎今年5月以来,仅浐河、灞河两地就有5人溺亡,死者3女2男。

  ◎6月18日,周至哑柏镇裕盛村一名13岁少年与同伴到村北的渭河游泳时不幸溺亡。

  ◎7月2日,户县一名12岁男孩在甘亭街办穆家庄西边的涝河溺亡。

  ◎7月9日,一名18岁男子在鲸鱼沟水库溺亡,遗体到第二天中午才被打捞上来。

  ◎去年6月11日,长安区库峪河道2名学生高考后戏水溺亡。

  ◎去年7月20日,西安沣东新城北陶庄村沣河水坝,5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下水游泳,其中4人溺亡。

  原因 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水性好

  从记者昨天的走访来看,绝大多数水域附近都栽设了“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警示牌,但是依旧有人置若罔闻下河游泳。在与记者的攀谈中,大多数游泳的人都认为自己水性好,不会发生溺水事故。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小心点就行,事故离自己还很遥远。也有一部分人将安全寄托在游泳圈上。

  灞河旁,就有一位卖泳衣的小摊贩拍着胸脯向记者保证:“你带上泳圈玩玩没有问题,不要怕,肯定淹不着。天天这么多游泳的,也没见有几个人淹着了。”

  水性好、有游泳圈保护,就真的能在野泳中“圈”住安全吗?一位消防部门从事多年水上救援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一些野外的水库、河道,往往是溺水的高发地。因为这些地方安全设施欠缺,水下情况复杂。而且在这些溺水者中,有超过一半的人都是会水的。

  “因为这些人往往就仗着自己会水,无视河流周边的警示标志。其实他们不知道,看似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多少安全隐患。”该人士说,以灞河为例,平均水深在5米左右,最深的地方达到十多米。河道里由于早年采沙,形成了很多沙坑和暗潭,水下时常会有一些暗流和漩涡,所以特别容易发生突发危险。

  “再说游泳圈,市面上卖的泳圈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达不到质量标准,如何能在危险发生时保障人身安全?游泳圈跟救生圈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其实只能算是一种水上玩具,抗压能力不强,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或保护作用,带到深水区或天然河流、海域玩时难以保障安全,所以不能当做救生设备使用。”该消防人士表示,人们为什么明知野泳不安全还依旧要去,“大致就是存在侥幸心理、好奇心理,觉得危险离自己还很远,正是这种心理才往往导致悲剧不断,禁而不绝。”

  本报记者张晴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