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近日揭晓,我省澄城刘家洼遗址入围终评。据悉,终评结果将于3月29日在北京揭晓。

  位于澄城县王庄镇刘家洼村西北的刘家洼遗址,分布于洛河支流长宁河上游的鲁家河两岸。2016年底发现有墓葬被盗,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市、县相关文博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在此展开勘探和抢救性发掘,两年来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初步认定,刘家洼墓地为春秋早期的周文化系统墓地,墓地代表的聚落性质为周代某一周系贵族的封国。2019年1月,刘家洼遗址考古有了重大进展,出土了带铭文的青铜器,其中有“芮公”“芮太子”铭文!至此,继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之后,古代芮国后期的又一处都邑遗址和墓地被“锁定”在了刘家洼,这一考古发现对推动关中东部周代考古乃至周代历史社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现金首铜樽权杖

  经过两年的勘探与发掘,考古人员在遗址东区中部的位置,发现了一个面积10余万平方米的城址,并在城址内采集到了陶鬲、盆、罐、豆、三足瓮等陶器残片,还勘探出大量堆积的建筑材料,以此判断这里在当时应该是高等级人群居住区。此外,在遗址的东、西两区,勘探发现了密集的普通居民区和墓地。已确认的墓地有4处,共210余座墓葬和多个车马坑,其中有两座带墓道的“中”字形大墓M1与M2,还有一座不带墓道的大型墓葬M3。

  “遗址中部分中、小型墓所出螺旋状金耳环、金手镯等饰物,充溢着浓厚的北方草原文化气息。有的金器是首次见到的,非常重要,比如金的权杖头,应该是现在唯一的一件金的权杖头。”据刘家洼墓地考古队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种建荣介绍,这件金首铜樽权杖长约1.4米,权杖头上饰有蟠螭纹。

  杖,既是一种生活用具,也是一种象征身份和地位的装饰品。中国人用杖,由来已久。我国历代王朝,都有赐杖予老臣的惯例。《礼记·曲礼》:“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谢,则必赐之几杖。”“谋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而不同身份的人,手杖的装饰和长度都各不相同。戏曲中,皇家使用的“龙头拐杖”,虽是道具,长度就和金杖差不多。

  出土多套编钟编磬

  3月2日,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两座带墓道的“中”字形大墓M1、M2已清理到了墓底。它们的西北不远处,各有一座长方形的车马坑,有待发掘。

  “两座大墓人骨不存,墓主葬式不明,出土随葬品多少不等。”种建荣说,M1劫后残留各类随葬品总计240件(组),重要的包括彩绘木俑、铜簋、2组10件编磬、2套残存9件编钟,铜铎、漆木建鼓、铁矛、大玉戈等。M2保存状况相对较好,出土各类文物400件(组),主要有鼎7件、簋1件、盘1件与1件铜鍑;2套编钟编磬,及钟虡、磬架,4件建鼓、1件陶埙,还有一件疑似木质琴瑟类乐器,这种乐器此前在春秋诸侯墓葬中并不多见。

  出土的一件5.3米长的钟架保存较好,上面有嵌蚌饰的木雕漆绘图案,下伏圆雕兽形虡座甚为壮观。一件长2米、宽1.3米的三栏木床遗存,四角为青铜角饰,将我国使用床榻的历史提前到春秋早期。雕纹钟、磬架,漆木几案、豆、盒等,是研究春秋时期木作髹漆工艺技术发展水平的珍贵资料。众多金器、铁器,是认识我国古代黄金及冶铁业发展重要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春秋时期诸侯级墓葬的乐器组合,基本都是青铜编钟、石编磬一套,而刘家洼“中”字形大墓的乐器组合均为编钟、编磬各两套。竖穴土坑大墓M3则发现有五镈九钮编钟配组方式,也是同时期最早的例证。几座大型墓葬还配有多件建鼓、铜鉦、陶埙等,成为目前所知春秋早期墓葬出土乐悬制度中的最高级别。

  墓主应为芮国国君

  最为关键的是,在大墓M2椁室东北角的一件建鼓鼓柱上面的铜柱套管上发现了17个字的铭文,铭文里有刻铭“芮公”作器,建鼓下面压着的一件铜戈上发现“芮行人”铭文。考古专家据此判断,此墓主应当是春秋早中期的一代芮国国君。另一个中型墓的铜鬲上,出土了“芮太子”铭文。另外,东Ⅰ区中型墓M6、M49、M27随葬品也很丰富。其中M27和M49出土有青铜器铭文资料,M27两件铜鬲口沿上铸有“芮太子白”等铭文,为判定墓地性质提供了参证。

  “该遗址的时代属春秋早中期。遗址内的夯土建筑、城墙、壕沟、陶范及制陶等手工遗存,以及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文化特征,青铜器礼器有七鼎六簋、五鼎四簋等组合形式,‘芮公’‘芮太子’等青铜器铭文的综合分析,这里应当是一处芮国后期的都城遗址和墓地。”种建荣说。芮国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近年的考古发现中。2005年,在刘家洼东北60公里的韩城市梁带村的考古发掘中,随着芮公簋、芮公鬲、芮太子鬲等多件带“芮”字铭文青铜器以及大批珍贵精美文物的面世,这个沉睡数千年的诸侯国重见天日。

  “未来,我们对这个遗址和几个墓地不是挖完就走人,首先是保护,小墓都回填,两个大墓将建遗址博物馆进行展示,一个是展示千年后的留存现状,另一个展示和复原当时的礼制,展示当时的埋葬制度和埋葬文化,体现周礼的过程。”种建荣说。

  本报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