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主办,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青春频道协办的第二届“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陕西故事”决赛举行,经遴选来自全省的22名选手讲述了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理想如炽、信念如铁的革命故事,革故鼎新、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忠于人民、报效祖国的奉献故事,英勇无畏、执法为民的公安故事和继承传统、源远流长的民俗故事。这些故事汲取历史智慧,抒发秦人情怀,传递陕西价值,弘扬社会正能量。诚请您了解关注,品读陕西地方志文化。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作 者:伏 萍

  讲述人:胡红亮

  选送单位: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

  2013年3月5日,一位92岁的世纪老人在北京去世的消息,传到了陕西西安。这位让大家不舍,让大家爱戴的长者,就是航天四院原副院长、国际宇航院院士——杨南生。

  1921年,杨南生出生与缅甸仰光市一个华侨家庭,两岁时随父母回国。1947年,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受钱伟长先生的指点,选取塑性力学为研究方向。1950年,29岁的杨南生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者的身份,毅然回到祖国。从此,共和国伟大的航天事业中,刻下了他永远抹不去的名字。中国第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一枚探空火箭、第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第一颗东方红人造卫星、第一发巨浪一号潜地导弹……他的生命紧紧地连着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又一个第一!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说过,“杨南生是有真才实学的专家学者”。他去世后不久,他的学生、同事拿出他当年送给他们的各种学习笔记,那厚厚的一摞笔记本,经过几十年岁月的侵蚀和众多科研人员的传阅,竟然保存的完好无损,可见人们对杨南生的无比崇敬和对这些宝贵资料的珍惜。

  1964年6月,杨南生接过周恩来总理亲笔签署的任命书,担任第五研究院四分院副院长,带领着他的团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修筑起一条神奇的天路。1965年8月,中央启动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任务。以杨南生为技术总指挥的航天四院承担运载火箭第三级发动机的研制重任。说起那段“荒漠走单骑”的故事,四院的老人们无不唏嘘落泪。在那个鸟都不飞的地方,风寒,劳累,压力让杨南生患上了坐骨神经痛,为了工作,他放弃治疗,仍然骑上他那辆永久牌二八式自行车穿行于各厂、所、站之间。于是茫茫荒漠里,时常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文质彬彬的中年学者,因为病痛,单脚蹬着一辆自行车,迎着风沙艰难而又坚定的前行。

  直到今天,航天领域依然是一个高危行业,而在创业初期,危险更是无处不在。为了尽可能详细的了解试车状况,每次试车,杨南生都会不顾安危,走进与试车台只一墙之隔的观察窗。当时没有跟踪仪器及高速影像设备,要想观察到发动机喷管摆动及燃烧规律,只有近距离观察,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一切危险、困难和挑战都会被成功的喜悦所替代, 1970年4月24日晚上9点36分,航天四院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有力一推,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当东方红的乐曲从遥远的太空传回时,杨南生站在大漠的寒风中,翘首星空,追寻那颗刚刚升空的中国新星……

  习惯于坚守的杨南生似乎从未在意过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但有一次他在意了,那年一位旅居国外的朋友回国后突然提出要来看他。杨南生非常清楚自己的住房条件远远不及当年留学时的学生宿舍,他不想让朋友看到新中国航天人生活的艰辛,于是婉转的告诉朋友:“还是我来看你吧”!妻子开玩笑的说:“你当初不回国,就不会尴尬了”!杨南生乐呵呵的说:“给别人干活没意思的,给自己的家人干活,我心里才高兴啊!”

  曾经有人问过他,这一辈子感到最幸福的是什么?杨南生沉思了一会儿,深情的说: “最幸福的,是天上那颗会唱《东方红》的、会转的星星上有我亲手摸过的东西啊!这一辈子能为国家发达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儿,对我来讲,足够啦!”

  今天我国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固体火箭发动机蓬勃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杨南生却永远的走了。但他的名字,会随着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事业的发展,连同他高风亮节的大家风范,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后辈们,不忘初心,坚守初心,奋勇前行。

  丰碑之下,它他是一面不倒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