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利在华山西峰顶,捡游客丢在地上的瓜子壳。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兴王 图

  上华山之前,55岁的杜小利有另外一个身份,华阴市畜牧局副局长。

  现在,他是华山上一名拥有2年多工龄的环卫工。

  10月2日,在海拔2086米的华山西峰莲花峰顶,游客丢下的瓜子壳被雨雾打湿后,紧贴在岩壁上。杜小利从人群中悄悄走过去,俯身,用手一点点将瓜子壳从地上抠起,装进蛇皮袋。

  [退休副局长华山做环卫工感化游客莫乱丢垃圾]

  杜小利很少与游客主动交谈,也不愿当面指责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他告诉澎湃新闻,地上的垃圾他会尽量用手去捡起来。

  因为在他看来,这样做是给游客最好的示范和回答。

10月2日,雨天工作中的杜小利。10月2日,雨天工作中的杜小利。

  [每天捡上百斤垃圾]

  10月2日,连续两天绵绵秋雨,浓雾在华山深渊峭壁间腾起,斧凿般的险峻此时已荡然无存;粗壮的华山松、油松被细密的秋雨淋了个透,雨水如滴似露珠一般挂在松针枝头,却也平添几分苍翠与神秘。

  杜小利喜欢华山的巍峨险峻,喜欢这里的清新空气和一草一木。

  从翠云宫后到杨公塔,再折回来上峰顶莲花峰,一侧是万丈山崖,如斧凿刀劈深不见底。每天早6点至晚6点,杜小利在华山西峰顶这条石阶路上要来回50多趟,走近2万步。

  “每天我在朋友圈步数排名都在前面”,杜小利笑着说。

  他个头不高,两鬓已有白发,穿景区环卫工统一制服,脚蹬一双劳保鞋。细雨不断,杜小利边走边俯身从路面、石缝中捡起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子、纸巾、瓜子壳、塑料袋……

  接近中午,登顶的游客逐渐增多,被随手丢弃的垃圾也变多。莲花峰巨石间有一道缝隙,神话传说这曾是沉香劈山救三圣母所留。

杜小利在华山西峰顶,翻越围栏捡游客丢弃的垃圾。杜小利在华山西峰顶,翻越围栏捡游客丢弃的垃圾。

  不知何时,缝隙中被丢进了一个酸奶盒。杜小利弯腰翻过铁链护栏,拿着铁钳试了试,够不着;这时,他右手拿着扫帚和蛇皮袋,用手腕攀住铁链,准备探身下去将那盒子夹起。

  “小心点,来我帮你拿”,一旁看到这一幕的热心游客赶紧上前,从杜小利手中接过扫帚和蛇皮袋。腾出右手的杜小利才顺利将酸奶盒从缝隙中夹起。

  杜小利说,景区为了防止游客将垃圾丢下山崖,前几年专门给护栏上加了铁丝网,但还是无济于事。天气晴好,游客少的时候,山崖下的垃圾只能放绳索,拉着人下去捡,非常危险。

  到了旺季,来华山游玩的人多,垃圾也多。一天下来,仅杜小利负责的西峰顶这片区域,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捡30余蛇皮袋垃圾,一袋十来斤,算下来有二三百斤;少的时候,也有一百来斤。

杜小利在华山西峰顶捡游客丢弃的垃圾。杜小利在华山西峰顶捡游客丢弃的垃圾。

  [曾经的副局长]

  杜小利上华山前,曾是华阴市畜牧局副局长。2015年11月,杜小利退休,待在家中闲不住,想再找份工作,“发挥点余热”。

  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专业的杜小利,在农牧养殖和苗圃园艺方面的学术造诣和实践经验颇丰富。刚退休那会,陕西周至县一个苗木公司慕名想聘他去工作,被他婉言拒绝,“年龄大了,不想离家走那么远”。

  上个世纪80年代,刚毕业的杜小利被分配到原华阴县农牧局,后来又调任农林局、林业局。在林业局时,杜小利担任苗圃办公室主任。看着苗圃经营状况不好,苗木长势欠佳,刚到任当天,杜小利就挽起裤腿,扛着锄头下园子。

  挑水、浇灌、除草,和苗圃的职工们一起劳动,下属们不解,忙劝说:“你咋还干活来了”。杜小利笑着说,“我咋就不能干活了”。

  拒绝了苗木公司的工作,杜小利得知华山景区在招聘环卫工,他想着离家近,又能享受华山秀美的环境和清洁的空气,就想去试试。在西安工作的儿子不同意,华山山路陡险,担心父亲安全。

  杜小利却十分坚持。一开始,没人知道他是退休副局长,工作应聘也非常顺利。刚上华山,就被安排在西峰区域,负责清扫一段登山步道和一个公厕。

  每隔一段时间,公厕里的粪满了,要用桶装起来,挑到集中地处理。杜小利说,往下挑有段台阶特别陡,以前就有环卫工在那摔了跤,粪洒了一身。

  他个头矮,每次走到那都特别小心。粪桶底蹭着台阶,近百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腿都在打颤。

  半年后,原单位领导上山慰问,景区的同事们这才得知杜小利原来的身份。这着实让一起工作的大家惊讶一阵子。

  但看着老杜干活一点也不马虎,开始怎么也不敢相信,华山顶上的这位环卫工,竟是一位退休副局长。

  2016年有一次,原单位同事上山来游玩,碰见正在山顶上扫地捡垃圾的杜小利,诧异地问“你咋在这干这活呢?”杜小利只是笑笑回答,“退休了没事干,这里空气好么”。

  他觉得,无论在什么岗位,“人嘛,只有工作不同,无高低贵贱之分”。

杜小利在华山西峰顶捡游客丢弃的垃圾。杜小利在华山西峰顶捡游客丢弃的垃圾。

  [屡获优秀员工]

  “扫、捡、擦、收、挑、禁、援、导”,来华山做环卫工两年多,杜小利渐渐从工作中摸索出“八字”工作方法。

  扫,清扫每一块地方,不放过死角;捡,用手捡起那些扫不起来的垃圾;擦,扶手、铁链、垃圾桶要勤擦洗;收,每天将捡到的垃圾收集进蛇皮袋;挑,下班前将垃圾挑至集中点存放;禁,游客抽烟、用火行为要及时禁止;援,游客遇到困难要及时救援;导,面带微笑为游客提供向导服务。

  他说,华山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名胜区,要给来这的每位游客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

  负责景区环卫工作的孙红岗告诉澎湃新闻,杜小利负责的西峰顶清洁区,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干净的。“他来华山2年多,好几次都被评为我们景区的优秀员工”。

  孙红岗介绍,景区在旺季时,一天要产生1吨多垃圾,华山上共有环卫工30多名,劳动量很大也很危险。之前景区也采取过一些鼓励措施,比如奖励纪念品呼吁游客不要乱丢垃圾,将垃圾带下山,但收效甚微。

  在这方面,杜小利有自己的做法。他说,游客出来玩,好心情很重要。“看见游客丢垃圾,我们不能直接去说、去制止,这样一件小事,很有可能会影响游客出来玩的心情”。

  “就像吃瓜子的,随口就把瓜子皮吐一地,我就过去用手一点一点捡起来,这样游客自己看了心里也觉得过意不去,就不会再吐再丢了”。杜小利觉得,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去感化游客,爱护环境,不要乱丢垃圾。

  上华山2年多,杜小利吃住基本都在山上,每两周下山休息一次,在家与老伴待3天,再返回山上。在这个国庆中秋“黄金周”假日,儿子从西安回来团聚,而杜小利还要一直守在西峰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