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一句俗语叫“借钱娶妻,余钱买马”,大多数农民在用一辈子的劳作积蓄在给儿子娶媳妇,他们为此贷款、借钱司空见惯,龙阳镇的张老汉告诉记者,他们村的种瓜大户给儿子贷款娶媳妇,一年多了还背着债务,“谁家要有两个儿子,没有100万根本结不了婚。”据合阳县的调查数据,“3%的农村家庭因婚致贫”,而这类家庭一旦致贫又很难翻身。

  天价彩礼除导致物质上的贫困之外,也使农村青年在爱情婚姻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精神压力加大、婚后情感易变,养成了“啃老”的毛病,丧失家庭责任。同时因彩礼嫁接起来的婚姻不够牢靠,家庭观念淡漠,闪婚闪离屡见不鲜。据黄陵县一个镇对外出打工人员的调查,离婚率高达70%。

  有钱的讲排场、耍阔气,没钱的跟在后面搞攀比、保面子。有的地方,越穷彩礼反而越重,出现父母将女儿的价值与婚姻捆绑的现象:千阳县山区地带的家庭没钱给大儿子娶媳妇,可以先将小女儿“许配”出去,拿了彩礼给儿子结婚,等女儿长大直接出嫁。这样的换亲现象在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即就是“倒插门”的男子,最少也得背10万元彩礼才能上女方家的门。三原东里村有两家情况相似,两对年轻男女自由恋爱,感情甚好,女方都提出10万元彩礼的条件,其中一对的孩子都1岁了,却只能由婆婆带着,没有结婚证,上不了户口;另一对也同样因为“彩礼”问题谈不拢,婚事仍搁置着。洛南县杨朵与男友自由恋爱,遭父母反对后与男友“私奔”,现在孩子都已两岁了,竟被母亲带回家里要挟男方“拿钱赎人”。

  而在这五花八门的天价的彩礼后面,还有着天价的房子天价的车,天价的婚礼天价的嫁妆……

  5月10日,三原县东里村搭起了6个大红色拱门,一个普通村民给儿子举办的结婚仪式正在举行中……

   美丽乡村建设可否为“彩礼”解忧减负

  我国的《婚姻法》虽经三次修改,但仍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禁止干涉婚姻自由”“禁止借婚姻关系收受财物”。

  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主任卢飞鹰教授说,“文革”时期为除去“彩礼”这一封建残余,曾将送彩礼的家庭组织到一起进行大会批斗。他认为,从法律的角度讲,现阶段仍然存在的“彩礼”,实际上就是买卖婚姻最明显的一种标志。

  然而,彩礼同时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延续性问题,几千年的封建意识残余下,淳朴的农民将其奉为一种“传统”,要想彻底规避,需要不断的新思想来冲击和反抗。

  大荔县平罗党村的“红白理事会”,按照村规民约治理村务,重养轻葬的新风已经树立了29年,但对于“彩礼乱象”,他们却也无能为力。韩城市法院院长蒙振勤告诉记者,“彩礼追回”案件逐年增多,但法院判决容易,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

  合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德超同样接触过许多悔婚、离婚、骗婚案件,亲眼看到天价彩礼问题带给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各种灾难,他认为经济发展是缓解彩礼纠纷和彩礼交易的最根本办法,但“更要给农村注入新思想、新理念,帮助农民开阔眼界,转变思想。”同样地,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罗丞建议,利用城镇化给适婚年轻人创造就业和沟通机会,使年轻人的接触随着经济发展、工作机会的增多而增多,便可逃过“彩礼”一劫。

  在采访中,记者深感“家长制”是彩礼的最大“瓶颈”,并且越贫穷的地方越明显。权兴锁认为,解决彩礼难题,关键在教育,尤其是对家长的教育。因为大多数情况下,自由恋爱的年轻人都会因为父母的彩礼纠纷而无奈分离。而卢教授也半开玩笑地说,“年轻人私奔的越来越多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也许就需要靠这种反抗才能逐渐打倒落后思想呢。”

  半个多月的采访,记者在忧虑的同时却更加迷茫:谁都认为不合理,谁都深感该治一治,但谁都不知道该谁来治?怎么治?

  记者呼吁,面对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与践行,切莫遗忘了对这种新时代买卖婚姻的治理,使美丽乡村真正美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