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都市快报
6月8日下午四点多,公安鄠邑分局太平森林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名在西安就读博士的学生独自一人进入秦岭紫阁峪游玩,结果遇到了危险,用电话向同学发出了求救信息。
当天下午五点多,多支救援队和当地村民开始进山搜寻,但都没能找到伤者,为了及时找到伤者,民警也不断联系救援队前来增援。
而经过两百余人超36小时的搜救
昨天早上六点多
伤者终于被找到!
博士生进山遭熊袭击
三十多小时后获救
昨天晚上开始,六个救援队一直在山里不断的寻找小王。
曙光救援队罗裕春:“调了四名民警、两只警犬,然后又调动了绳索队、四个无人机、还有一个热成像的无人机,动用一共二百多人。”
救援队员们的不懈努力和坚持终于有了回报,今天早上六点四十左右,在山上搜索的先锋救援队发现了受伤的小王。
先锋救援队 品度:“当时我们喊了两嗓子,他能回应点声音,因为他受伤比较严重,回应的声音不大,他用脚把石头踢了,那石头滚落了一截,我们知道肯定有人在上面, 很快就把他找到了。”
看上去像个血人的小王告诉救援队员,他在山上确实遭到了熊的袭击,但没有昏迷,并且之后还往山上走了一截。
救援队员:“没有咬合伤,但是肯定是被熊抓了,身上有三个比较大的伤口,生命体征平稳,但流血比较多,整个人就跟蜡像一样, 摸他的四肢已经冰凉了。”
救援队员说,熊给小王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大伙儿平时只能在动物园猛兽区里看到熊,而在山里,熊伤人事件在各地都曾发生过:
2017年,牡丹江海林市一男子进山采药时遭到黑熊袭击,受伤严重。
2018年陕西汉中一男子进山采蘑菇时,也遭到黑熊袭击,最后跳下5米高的悬崖逃生。
那么小王当时是怎么被熊攻击的呢
获救后的他向救援队员
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救援队员:“他当时往张良洞去,快到那儿的时候,他看到了一只小熊,就是熊崽子,他可能没注意大熊在旁边,他跟那小熊相遇时就隔了两三米,他还没反应过来,大熊就扑过来了,把他扑倒抓了几下, 他连滚带爬的就掉下来了,大熊也没追他。”
而当地人说,这个季节在山里遇到熊,那真的是很危险。
当地人:“这个季节,熊刚生了崽呢,熊护崽就袭击人。”
被熊袭击伤者送医:
眼球暴露 眼睑缺损
伤者小王被救援人员救下后,急救车直接开往医院。在警车的护送下,下午四点半达到西安交大一附院急诊,小王的家人和学校老师同学,已经在医院等候。
小王学校老师:“学校出动了三个批次无人机,这是从来没有的,好在把孩子找到了。”
伤者小王衣服上都是血迹,医生介绍,因为前期医生处理比较好,现在小王生命体征还是平稳的。
西安交大一附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主任 舒茂国:“头面部的损伤比较重,加上血痂和止血的东西把他糊住了,几乎看不见他受伤的具体情况。”
舒主任说全面检查之后,狂犬疫苗不能少。
西安交大一附院整形美容颌面外科主任 舒茂国:“熊大家知道是野生动物,它的指甲可能有狂犬病毒,我们要给他打破伤风和狂犬疫苗。”
目前初步检查结果显示,小王右侧眼球暴露,眼睑缺损,颜面部皮肤缺损 ,医院各科专家也开始为小王进行会诊。
29岁的小王熊口逃生,他的家人也是十分激动,他们对民警和救援队员们三十多小时的艰辛付出非常感激。
民警提醒,秦岭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好,大伙儿在进山游的时候,还得注意潜在的危险。近10天来,太平森林派出所已经接到三起登山爱好者进山后失联的报警。
而不止最近
每一年
陕西省类似这样的“驴友”迷路失踪
失足遇险被困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都不在少数:
2012年11月,10名驴友在探险途中因突降暴雪被困秦岭鳌山,7人被安全解救下山,另外3人在冰天雪地中不幸遇难。
2014年9月,25岁的女驴友赵思思独自穿越秦岭失联,数百人多日搜救,至今毫无音信。
2016年仅7月21日—23日,就连发三起:
7月21日,长安沣峪口观音山山顶一名女游客失足跌落受伤,42人上山紧急救援;
7月22日晚,9名外地游客进入秦岭游玩,下山途中分别被困不同景区,其中包括两名小孩;
7月23日晚,33名外地游客在穿越秦岭光头山时,2人走失,50余人救援队整整搜寻一夜。
2018年9月9日,一男子独自闯入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无人区,不慎从乱石堆跌落全身多处摔伤骨折。景区工作人员、公安消防、当地向导、救援队等200余人,历经57小时才将其救下山。
。。。。。。。。
因为秦岭得天独厚的户外资源优势,近年来,陕西户外运动、探险旅发展迅速,常年参加户外运动的驴友在百万以上。
据不完全统计,近20年来,因在秦岭开展户外运动,外地和本地失踪、伤亡人员已达百人之多,在全国仅次于北京。
然而
触目惊心的意外事故带来的伤痛
不但没有给持续“高烧”的户外运动降温
反而有越来越热之势
热衷于此项“危险”运动?
西安一位资深驴友这样解释,“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户外活动成为城市青年人的一项重要的休闲方式,‘驴友’这个名词,更被贴上时尚与潇洒的标签。”户外运动可以亲近自然、回归自然,花钱不多,经济实惠,还可游览很多自然风景,在有限的时间里会得到最大的快乐。特别是对痴迷户外运动的驴友而言,去那些没有走过的线路和不熟悉的环境,更具刺激和挑战性。
这些驴友为什么会
屡屡陷入人在“囧途”的困境?
通过对专业户外救援队的采访,记者了解到,迷路、遭遇天气突变、身体受伤等情况是造成户外运动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一些驴友安全意识淡薄、户外经验缺失、盲目自信,则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内因。
进山探险会遇到无数潜在危险
一不小心可能就面临生命危险
所以千万不要盲目进山
更不要一个人贸然行动
要如何避免与应对?
1
迷路
在人迹罕至的野外环境中。尤其是在灌木从生的树林里或是遍布大石头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迹而在不知不觉中迷路。有时也可能在雨中、雾中或傍晚时分因视野不开阔而迷路。
行前详细计划行程,尽量提前做到对于线路心中有数。留意近期的天气预报,避免在天气情况不佳时出行。携带必备物品,如:地图(最好是有等高线的地形图)、指南针(或GPS)、水、食物、头灯(手电筒)、雨具、急救药品、哨子、手机、笔和纸等。
在行进中,选择有明确路标的山径或现成的成熟山径,不轻易抄捷径或自行开路。如不能辨认位置,应往山脊等高处走,居高临下较易辨认方向,也容易被救援人员发现。切忌走向山涧深谷,身处深谷不易辨认方向,向下走虽容易,但下山危险性高,要再折回高地时也困难,以致无谓地消耗大量体力。
2
动物袭击
除了饥饿的肉食动物或受伤的猛兽以外,一般的动物很少主动袭击人类。只要我们不侵犯它们,它们就不会发动攻击。
但是,在狭路相逢或者我们携带的食物吸引它们时,就相当危险了。
安全指引:
在行进过程中大声地说话、吹哨子,都会惊动一些野兽,它们会识趣地离开,如果与熊、野猪等猛兽不期而遇,也不要表现过分惊慌,慢慢地眼看着它保持微笑后退着远离它们,有时野兽会自己走开。
碰到狼、野狗时,千万不要转身逃跑,应蹲下身捡拾石头、木棍。并背靠石壁或大树,防止它们从后面袭击,并伺机爬到树上避难。
3
污水与腹泻
野外的水源,往往会被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污染过,人一旦饮用了被污染过的水,一般会有三种症状:急性腹泻;慢性传染;无症状传染(病菌携带者,传染给第三者)。
安全指引:
在野外,尽可能自己带水,尽可能地不要饮用没有经过处理的水;不要让有腹泻症状者处理厨事或接触水及食物;如无它途,则至少经过烧开、物理装置过滤或使用净水片等化学物质进行处理后方可饮用;把水烧开后饮用是最佳处置办法。建议水烧开一分钟后,再放置几分钟后饮用。
动物也是污染的危险之一,在营地,夜间需要把食物和饮水盖起来,以免被动物偷吃和碰触而导致污染。
4
暴雨
遭遇暴雨时,领队应根据行进的路段和雨势的大小以及队员的身体状况迅速决定,继续行进或避雨。
安全指引:
(1)继续行进时,因暴雨影响能见度,应更加注意辨别方向。雨湿路滑,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确保进行安全。
(2)避雨时,应注意保暖,防雷击,防山洪。
(3)在宿营时遭遇暴雨时: A根据周围地形和雨势大小决定是否要作出营地转移决定,将帐篷转移到安全地点; B对帐篷进行加固,挖好排水沟; C将帐篷内多余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备随时撤离; D必须轮班外出值班,一旦发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危险存在,马上撤离帐篷。
5
滑坠
斜滑的山径,如湿滑的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硬沙地,均容易使人在下坡时滑倒受伤。
安全指引:
穿着有护踝及鞋底有凹凸纹的防滑登山徒步鞋;
有可能的情况下,携带登山杖,在有需要时使用;
避免行走在湿滑石面、泥路或布满沙粒的硬沙地上。如无可避免,则应小心翼翼通过,不可跑跳。
6
山体塌方
暴雨时或多日降雨后,天然或人工斜坡渗进大量雨水后,极易引致山泥倾泻,引发山体塌方。
安全指引:
暴雨时或多日降雨后,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山坡附近;
斜坡底部或疏水孔有大量泥水透出时,显示斜坡内的水分已饱和,斜坡之中段或顶部有裂纹或有新形成的级梯状,露出新鲜的泥土,都是山泥倾泻的先兆,应尽快远离这些斜坡;
如遇山泥倾泻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泥前进,应立刻后退,另寻安全路径继续行程或中止行程。
7
山火
在秋冬干燥的天气,山火在倾斜的草坡上顺风向上蔓延速度极快,登山者绝不可轻视山火的威力。
任何时间都应小心火种;一天的短途活动,尽量不携带炉具生火煮食。在营地,炊事尽量使用炉具,避免生篝火和营火。炉具用火时需小心火种,远离草丛等易燃区域,并随时注意风向。
在野外,应避免吸烟,烟蒂和火柴必须完全弄熄才可抛弃于垃圾袋内带走。由于山火于日间比较难于看见,应随时留意飞扬的烟灰和烟火味。
如发现山火,尽速远离火场。谨记山火蔓延速度极难估计,如发现前路山下远处有山火,也不应冒险尝试继续行程,以免为山火所困。
8
失温
人体的中心体温是36.5-37度,手脚表面是35度。导致失温的原因一般有,衣物寒湿、体表风冷、饥饿、疲劳、年老体弱。
失温的症状有:感觉寒冷,四肢冰冷,持续发抖,脸色苍白,记忆减退,语言不清,肌肉不受意志控制,反应迟钝,性情改变或者失去理智,脉搏减缓,失去意识。
记住两个字即可避免失温——“勤快”:热了——脱!冷了——加!湿了——换!
(1)、保持体力,停止活动或者紧急扎营,进食高热量食物。
(2)、脱离低温恶劣环境,及时脱下寒湿衣物,更换保暖温暖衣物。
(3)、防止继续失温,协助重获体温,进食热糖水。
(4)、保持清醒,给予消化热食,平卧往睡袋里丢热水瓶或者施救者体温传导。
(5)、意识迷糊,状态严重者,采用40度温水浸泡。
(6)、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
户外登山探险安全第一
千万别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而盲目的搞户外探险
一旦出现意外情况
还会带来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浪费
从近年来对“驴友”出行的事件报道来看,“驴友”因探险游失踪后,当地往往会派出大量警力和人员进行搜救,这样的人力、精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固然是以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为上,但造成的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不容忽视。
因为,如果在探险旅游活动中,发起者都能组织有方、参与者都具备成熟的自救能力和野外生存技能,就能减少因为盲目的探险带来“失联”的发生,也相应地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减少因盲目探险带来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