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培训班老师在微信群里通知春节后恢复上课,一名学生回复“老师,你是×××”;张女士在商场试衣间正试穿衣服,被一名小男孩一把拉开隔离布帘;杨女士正在餐馆吃饭,一名小男孩跑过来三番五次拨弄其头发……家长们事后都是以“孩子还小不懂事”向对方道歉祈求谅解。昨日,针对“熊孩子”惹事现象,多位从事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人士认为,“熊孩子”惹事折射出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作为,家长应耐心教育。

  A

  女顾客试衣服被拉开帘子

  2月23日下午,张女士带着女儿去曲江一大型商场购物,转到服装专区时,她看到一件连衣裙的款式、颜色特别好看,随即上前仔细欣赏。期间,女服务员热情地迎上前来,一边介绍价格,一边说,“天气慢慢转暖了,再过上一阵子气温彻底一回升,马上就得穿裙子。这是我们今年推出的最新款,可以试穿一下……”

  张女士在女服务员的引导下,拿着裙子走进试衣间,试衣间没有门,而是用一个布帘遮挡。就在她脱掉所穿的衣服,准备穿裙子时,布帘突然被拉开,她本能地转身时看了一眼,发现一名四五岁的男孩抓着布帘在望着她。突如其来的一幕顿时令她非常尴尬,就在她不知所措时,一名女子跑过来,一把拉上布帘,并向她道歉道,“对不起,孩子还小,不懂事。”张女士说,“那个‘熊孩子’弄得人一下子没有买衣服的心情了,穿好衣服出来,发现小男孩及其家人已经离开,我朝服务员抱怨了几句,扔下裙子就走了。”

  B

  老师通知上课被骂

  张女士说,回到家后,女儿参加的舞蹈培训班老师在微信群里通知,“各位家长、同学们,周日开始正常上课啦。”她和群里数十名学生或者家长一样回复“谢谢老师”“收到,谢谢老师”。突然间,女儿的同学王某却发了一条“老师,你是个×××。”接着,这位同学又发了一个“调皮”的图标以及一连串词不达意,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的话语。“我当时感到非常惊讶,一名十三四岁的学生,怎么会在群里公然骂老师?家长也在群里怎么不管?这孩子这么做如何向群里那么多的学生和家长解释?”张女士说。

  就在这时,王某又发了一条信息说,“老师,真对不起,我表妹在拿我的手机乱发,真对不起。”可老师始终没有回应。到了晚上11点29分,王某的妈妈在群里发了条信息说,“老师,您好,我是王×的妈妈,刚才家里来了个亲戚的小孩,上幼儿园大班,小孩缺乏管教,拿着我娃的手机在群里乱发东西,我代表王×的爸爸一起向您道歉,实在不好意思,很抱歉。”

  C

  男孩三番五次拨弄顾客头发

  提起被“熊孩子”侵扰的例子,杨女士说,2月23日中午,她和朋友在小寨一家饭店吃饭,座椅是长条沙发,邻桌一名三四岁的男孩从沙发上走过去,拨弄她的头发。当时,她正在与朋友谈事情,朝小孩笑了笑,拿下了小孩的手,没想到这孩子又把手放在她头上揉搓头发。她当时想着自己的头发是刚烫染的,估计是头发的颜色吸引了孩子,就说:“小朋友乖,不要动我头发了。”

  杨女士说,“我想着孩子不懂事,只是让他别动我头发,并没有责备他,谁料这个小家伙不仅不听,反而还揪我头发。实在没办法,我就给正在边吃饭边和亲友聊得正嗨的孩子妈妈说,能不能别让你家孩子动我头发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孩子的妈妈耷拉着脸,一把将儿子拽了过去,好像是我反倒欺负她家孩子似的。我当时硬是压住了火,不是看孩子太小,早都一巴掌打上去了。”

  D

  “熊孩子”惹是生非令人吃惊

  同样遭遇过“熊孩子”侵扰、从事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智力开发研究的鲜老师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当“熊孩子”犯错时,88.5%的受访者反对家长说“他还是个孩子”。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孩子年幼不懂事,身为成年人要多体谅一下,不应该跟小孩子过于计较。但是,一些因为孩子的“熊”,造成人员伤亡的悲剧,令人吃惊。

  鲜老师举例说,正在8楼看动画片的小男孩,因嫌楼外施工电钻声音太吵,一气之下,用小刀将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绳割断。据施工者提供的信息,当时,他发现小男孩在割安全绳的时候,大声喝止,但是小男孩就是不听,直到消防员紧急出动,才将人救下。

  两名女孩在火锅店吃火锅被隔壁桌的小孩子瞄上了,便偷偷跑到两名女孩的桌下想偷拿放在桌角的手机,被女孩发现,收回了手机。孩子非常不满,跑过去向妈妈告状并得到了响应,便又去试图拿女孩的手机,被拒绝之后,小孩生气地站在隔壁的椅子上往两个女孩的火锅里吐了好几口口水……

  2岁小女孩与另外两名小男孩在小区院子里一起玩耍,回家时3人进入电梯后,一名男孩按下了9楼的按钮,另一名小男孩却“点亮”了18层的按钮。电梯到达9楼的时候,3个孩子本来一起走出去,但其中一名小男孩却将2岁的小姑娘重新关进电梯,带到了18楼。电梯到达顶层开门的一瞬间,小姑娘本能地朝着外面的阳光走去,谁料想顶楼的护栏失修,小女孩从18楼坠楼身亡。

  E

  “熊孩子”折射家长不作为

  “现在,‘熊孩子’已经霸占了许多话题的热点,搞笑的、教育的、鸡汤的,可是,有没有人正视过可爱机灵的孩子为何成为‘熊孩子’的这个问题,每每在网络上看到网友吐槽‘熊孩子”,就一定会有家长回复‘孩子还小又不懂事’‘你一定没生过孩子所以才这么说’诸如此类的回复。”鲜老师说,“熊孩子”惹事折射出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不作为。

  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熊孩子”的出现不是偶然,独生子女的后续时代,让两个独生家庭,6+1的家庭模式,不论是父母的宠溺还是隔代的宠爱都有可能塑造出一个“熊孩子”。当他们成为家里的捣蛋大王,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是他们的战场,这是宝宝探索世界的一个阶段。

  鲜老师认为,作为父母,需要用心的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与他们一起来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妙。由于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熊孩子”做出各种不合时宜的举动,无论你高不高兴都属正常现象。但问题在于,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一些家长根本没当一回事,甚至会理直气壮地撂下一句“他还是个孩子”。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就不难理解“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句话。甚至可以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熊家长”。由于护犊子心切,孩子即使犯了错也舍不得管教,不仅自己宠着惯着,而且强迫别人让着忍着。

  淘气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如果孩子在第一次犯错时没被及时制止,以后很可能会一错再错,导致坏习惯越来越多。尤其对“熊孩子”来讲,教育起来更须讲究方式方法。调皮捣蛋是孩子成长某一阶段的特性,我们不压制孩子的天性,但必须教会孩子守住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尊重他人,尊重生命。

  F

  如何管教好自家“熊孩子”

  针对“熊孩子”如何管教的问题,西安南郊一家幼儿园的耿园长说, 为人父母,需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宽松善待他人。当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必须要果断地予以纠正,让他们明白什么话可以说,使他们懂得哪些事可以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再一个就是习惯的培养。”耿园长说,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时时刻刻都要与周围人交往。从小要让小孩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包括与人沟通时的文明礼仪,与玩伴玩耍时的文明举止。好的习惯要保持发扬,坏的习惯要及时去除。小孩在与人交往中,因性格、兴趣、沟通等方面因素,难免不与别的小朋友发生摩擦。家长要辨明事理,是自家小孩的错,要及时教育,不要溺爱孩子;是他人的错,要引导孩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不能让小孩有气堵在心里。

  另外,应多组织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特别是一些爱心活动。让他们从社会活动中,体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一个正确行为的人。一些爱心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向善的心,从爱心活动中,体会到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还应当适当放手,让孩子离开自己一段时间。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杨婷说,到处惹事的熊孩子通常由一些特殊原因或者内因所致,因此,家长一定要好好观察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解析,从而找出原因。如果孩子受了委屈,不高兴,但是又不说,没有办法缓解,可能会通过到处惹事来发泄。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尽可能地释放出自己消极的情绪。如果孩子生病了感觉不舒服,但是家长们没有察觉,还像往常一样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到处惹事。

  杨婷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个好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慢慢引导“熊孩子”向好的方向改变,千万不要一棒子把“熊孩子”“打死”。到处惹事的“熊孩子”,家长一定要耐心教育。如果沟通半天也没效果,要做些别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过一会儿再来教育孩子,效果会更好。

  另外,制定明确规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要保证孩子能够理解。如果孩子不习惯服从这些规定,家长就要再想办法。例如,孩子因为感觉自己被忽视而欺负妹妹,就让他帮妹妹吃饭,然后找一段时间和孩子单独相处。如果孩子因为害怕黑而惹事的,那么可以在孩子的床头留下手电筒。  本报记者 赵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