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程伟)8月6日,记者从全省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及第一书记工作电视电话培训会上获悉,今年起,我省将在685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同时,还将在714个“升级晋档”差类村和1609个软弱涣散后进村派驻第一书记,以此推动全省后进村党组织转化提升,推动农村脱贫,促进农民增收。

  此次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旨在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牵线搭桥、引资引智、参与管理、共商良策、促进发展的作用,搞好精准扶贫,同时达到培养锻炼干部的目的。向薄弱后进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主要是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解决农村基层突出问题。

  第一书记主要从各级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人员中选派,对以往因年龄原因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尚未退休、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干部也可优先选派。对革命老区县要加大选派力度,做到应派尽派。“第一书记”任期一般为1至3年,不占村“两委”班子职数,不参加换届选举,任职期间,原则上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原人事关系、工资和福利待遇保持不变,党组织关系转到村。

  省、市选派的干部统一交县(市、区)委统筹安排到村,由乡(镇、街道)党委研究任命。省、市、县三级均要建立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台账,探索建立干部驻村联户考核与驻村期间帮扶村“两委”班子建设、发展规划和脱贫计划落实,以及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的挂钩机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同时,将对参与干部驻村联户扶贫的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干部、挂职扶贫副县长实行考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