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记者从5月28日召开的2024年全市“三夏”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市210.58万亩小麦已陆续开镰,即将进入全面收获阶段,“三夏”期间全市将投入7.8万余台各类农机“龙口夺食”,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今年全市夏粮面积214.22万亩

  今年全市夏粮面积214.22万亩,较去年增加4.5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210.58万亩。目前我市小麦总体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据预测,小麦平均亩产可达387.8公斤,预计总产量81.63万吨。地膜马铃薯总产预计可达1.32万吨,全市夏粮总产量预计82.95万吨。油菜种植面积6.1万亩,预计油菜籽产量1.04万吨。

  “三夏”作业,农机是关键。记者了解到,7.8万余台各类农机具已完成检修保养,40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整装待发,1500台小麦收割机安装北斗定位终端设备,“西安数智农机”智能调度平台已上线运行,130台粮食烘干设备备齐以待。全市共设立43个农机跨区作业服务接待站,开通12部“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值班电话,建立外地农机手调度群2个,24小时为农户和机手提供“三夏”作业服务。

  农技服务方面,市农技中心印发《小麦成熟期收获标准技术指导意见》,组建技术服务队,分区县、分区域、分田块研判小麦成熟期,指导群众科学收获。

  农资保障方面。我市加强种子、化肥等农资储备供应,已落实精量播种机约6160台,已入库种子2700吨、化肥10余万吨。

  确保三夏任务圆满完成

  粮食一天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三夏”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积极做好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坚决打好这场硬仗。

  要切实做好“三夏”服务工作,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信息服务等工作,抽调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把“三夏”期间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和措施落到实处。农机部门要加强机具供需协调服务,既要满足小麦抢收的需要,又要提高机具的利用率;继续开通跨区机收服务热线,组建与热线服务配套的技术服务、应急服务小分队,维护好作业秩序,保障作业用油,推动小麦跨区作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开展扶优打假护农行动,对生产和销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我市还将以秋粮扩面积为抓手,做到应播尽播,杜绝耕地撂荒,确保完成我市全年粮食播种384万亩(其中大豆面积4.6万亩)的任务。

  秸秆综合利用是全市“三夏”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具、新技术,加大对玉米硬茬播种、灭茬旋耕覆盖播种、小麦秸秆捡拾打捆、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和小麦收获打捆一体化等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拓宽秸秆综合利用途径,以利用促禁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