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纺线车、犁耙、风箱、碾子……这些曾经在农村生产生活中发挥巨大作用的老物件,如今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为了留住这份农耕文化记忆,咸阳八旬老人冯强仁制作了多种老式农具,并在家中开设了“农耕文化展览馆”,再现微缩版的农耕史。

  “你看,这是一架手摇纺线车,是我按照1∶10的比例制作的。”在家中的展厅内,老人拿起一架手摇纺线车对记者说,“这可不光是摆设,实际也能使用,真的农具可以用斧子、凿子之类打眼、取卯,但比例缩小以后,只能用小刀、电钻等工具精细操作,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废料。这架缩微版纺线车看起来很简单,工艺却一样不能少,我前后花了3天时间才制作完成。”

  冯强仁老人是木工出身,家里的家具等物件,都是他亲手打制的。因此,他对传统手工艺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年轻人逐渐忽视了传统农耕农具,对于传统农具知之甚少。我希望通过陈列展示,使当下的年轻人能够了解传统的耕作,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也是我办‘农耕文化展览馆’的初衷。”冯强仁老人说。

  从2018年起,冯强仁老人就开始为他的“农耕文化展览馆”做筹备工作,从绘图、选料,到精心制作,老人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心里就会踏实许多。看着家中展品一件件多起来,真是有说不出的成就感。”冯强仁由衷地说。目前,老人已经制作了150余件微缩版农具,碌碡、木锨、犁铧、架子车、推耙等农具琳琅满目,小巧精致,所有农具制作都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一点一滴皆是匠心独运,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十亩地、八亩宽,里头坐着女儿官;脚一踏、手一扳,噼里啪啦都动弹(织布机)”“四四方方一座城,里头下雪外头晴(箩柜)”。除了制作农具外,冯强仁还细心地把关于各种农具的歌谣也收集起来。“这样可以让观众在参观实物的同时,对相关的民俗文化也有一定的了解。”冯强仁说。

  在冯强仁的影响下,他的儿子冯亚庆由过去的不理解不支持,变为积极参与其中,父子齐心,共同为“农耕文化展览馆”建设贡献力量。

  现如今,81岁的冯强仁依然精神矍铄,他将继续制作木制纺车、手摇风箱等过去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农具,这也是他当前的愿望——活到老做到老,把传统手艺保护传承下去。

  记者手记

  细微处见“工匠精神”

  杨小玲

  冯强仁说,以前做木工活儿是为了生计。现在虽然生活好了,不用再终日奔波忙碌,但总感觉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东西。直到他重拾老手艺,开始筹备“农耕文化展览馆”,才找到了久违的充实感和满足感。“做这些农具不仅让我有了精神寄托,也能给世人留下农耕文化的记忆,这让我觉得我的所作所为非常有价值。”说这话时,老人眼里有神、声音洪亮。

  从2018年至今,冯强仁居于一隅,使出浑身解数,将技艺、热情、心血倾注于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中,得到了参观者的普遍赞誉。

  像冯强仁这样的普通人,对事业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虽然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曾经的一些老手艺因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而逐渐消失,但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却永不过时,仍然需要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