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常德站3月29日讯(分站记者 郑江晖)6枚罕见的古印度金币流落到湖南常德,上世纪60年代出土后一直静静地躺在津市博物馆,数十年来成了“未解之谜”。今年2月,津市市文物局发出悬赏令,悬赏一万元破译金币背面铭文的秘密,红网也以《常德津市悬赏万元破译古印度金币秘密》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报道发出后,津市方面收到了不少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人员以及热心人士的电话和邮件。3月28日,记者从常德市文体广新局获悉,金币铭文的秘密已破译,有3人共同获得一万奖金。

  在津市博物馆收到的电话和邮件中,有部分研究者参考了英国考古学家StanleyLane-Poole的《大英博物馆藏德里苏丹国时期钱币》、英国戴维藏品博物馆的金币以及2015年4月孟买古钱币拍卖图录等资料对金币文字给出了较为准确的释读。

  根据解读,金币正面译文为“崇高的苏丹,世界和信仰的高点,胜利之父,穆罕默德沙阿苏丹。”背面译文为“第二亚历山大,哈里发的右手,信仰者领袖的助手。”而背面边缘阿拉伯文根据英国戴维藏品博物馆的解读意思是:“这枚金币是在698年在德里市区制造的。”(伊斯兰历698年为公元1298年)。

  津市市博物馆对这些邮件经过认真核对,根据破译资料送递时间、准确性以及参考文献的可靠性,评选出海南海口贾世杰、陕西咸阳林文君、德国慕尼黑大学吴雅迪3人共同获得破译奖金1万元,并在3月中旬进行了兑现。

  上世纪60年代,津市涔澹农场的工人在一次耕田时在泥土中发现一只高约5厘米的卵白釉小罐,拾起来后发现里面竟然有6枚黄澄澄的小圆饼,小圆饼的两面布满了蝌蚪状的文字。80年代,这6枚小圆饼由涔澹农场移交至津市市博物馆收藏。经过津市方面文物工作者的努力,能确定金币为印度德里国金币,但其两面的奇特“蝌蚪文”一直未能得到准确破译,数十年来成了“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