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首单回货抵达西安港“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首单回货抵达西安港

  本报记者 张权伟

  “长安号”迎来首次载货返程。在4800公里的“丝绸之路”上,满载2000吨油脂的“长安号”,经过7天6夜的疾驰,于3月26日10∶35抵达西安港。而在这背后,有着陕西企业对于走出去的渴望,也有着西安国际港务区背后的支持,更有中省市诸多部门的积极协调和配合。

  怎样把一批油脂从哈萨克斯坦带到古城西安?在大多数没有从事过国际贸易的人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境外付钱提货,然后过关直接运回到西安即可。但是,简单的表象背后所隐藏的,往往是专业细致、条理清晰的分工合作,更何况,这是陕西企业第一次经由“长安号”——同时也是它的第一次——实现货物的跨境回程,这之间牵涉到的部门之多和程序之繁杂,可想而知。

  3月26日10∶35,历经4800公里的长途跋涉,运载着2000吨哈萨克斯坦上好油脂的“长安号”终于抵达西安港,顺利完成首返任务。于是我们也有了梳理的契机,去回溯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唯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被参与其间的人所感动,才会真正地感受到在这数千吨的油脂背后,西安国际港务区这一中国内陆第一港所蕴藏的责任和机遇。

  1 “这么好的粮油,应该让国内人民也品尝到”

  这是一个有关两个故事如何发生交集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的起始地,是距离古城西安数千公里之遥的阿拉木图。2015年5月21日,第十三届哈萨克斯坦-中国商品展览会在这座中亚最大的城市开幕,来自西安国际港务区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贾合义是陕西省唯一参展的粮油企业代表。正是在阿拉木图的那次出差途中,他看到了打破爱菊集团发展瓶颈的机会。

  贾合义发现,哈萨克斯坦农业种植生产加工水平虽相对落后,但这恰恰保障了其油脂油料绿色、无污染、非转基因的好品质,这正符合爱菊集团追求高品质原料的要求,同时也符合当前国人健康消费的理念。他觉得:“这么好的粮油,应该让国内人民也品尝到。”

  无独有偶,哈萨克斯坦的粮油企业也希望通过铁路,将自己国家无法消化的粮油销售到国际市场上去。阿拉木图油业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帕维尔·谢利万诺夫说:“哈萨克斯坦粮油产量大,但市场比较小,所以一直把精力放在用来发展出口贸易上。”

  一个在找原料,一个在找市场。基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所搭建的平台让两国本不相识的企业家们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彼此。经过多次协商,爱菊集团决定从哈方首次进口2000吨油脂,为以后的深度合作进行探路。就这样,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爱菊集团和哈萨克斯坦的企业以最快速度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然而,这仅仅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知道,在这之前陕西还从没有直接从哈萨克斯坦进口过油脂,用哪一种方式运输,是用集装箱运还是油罐运、这类东西能否过得了中方的质检、怎样能够快速通关等等。这些事情,无不需要国内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的密切配合。

   2 “有困难找我们,国际港务区全力做好服务”

  第二个故事的起始地,发生在中国腹地,这里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却成为了中国内陆第一港,没错,它就是西安国际港务区。

  自2008年成立之后,西安国际港务区这一批人牢牢把握住了西部大开发、“关中—天水经济区”、“一带一路”等重大历史机遇,率先在全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内陆港”模式,实现了“港口内移、就地办单、海铁联运、无缝对接”的宏大构想,使陕西、西安真正步入了“港口时代”。

  爱菊集团,正是国际港务区里实现华丽蜕变的一家企业。作为一家拥有8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爱菊集团落户国际港务区之后,其发展蜕变速度惊人。这个传统的粮油企业,借助西安国际港务区大平台,在短时间内,升级为由世界一流现代化生产设备装备起来的先进加工企业,产品通过电商营销网络遍布全国,“采购销”延伸到“一带一路”国家的大公司……正是在国际港务区打下的雄厚基础,让爱菊集团有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底气。

  自家的企业如今不仅想“走出去”,更想“引进来”,怎么办?作为“娘家人”的西安国际港务区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在得知爱菊集团的采购计划之后,西安国际港务区马上帮其开始了政府层面的组织协调工作,正如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港口与口岸业务推进局副局长白秦滨对爱菊集团所言的一样:“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来找我们,我们全力以赴做好服务!”

  就这样,两个故事开始发生交集,而交集的第一个点,便是“长安号”。

  3 “长安号”吹响回程号角

  新筑镇,汉代时位于漕运渠南侧,由于地处渭河渡口,自古以来便是物资集散地和南北交通要冲。随着2010年底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成启用,新筑站再次成为西安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关键词。2013年11月28日,首趟西安至阿拉木图的中亚国际班列——也就是后来被人熟知的“长安号”便从这里发出。

  事后回想起来,如果没有“长安号”,贾合义也一定有办法将数千吨的油脂运回到国内,比如先走铁路,再走海路,最后再走铁路到西安。然而手续麻烦不说,时间也拖得太长。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可就是金钱。想省时、省力、省钱地将货物运回来,怎么办?“长安号”映入贾合义的眼帘。

  “事实上,我们和‘长安号’之间,可以说得上是一种互相成就的关系。”爱菊集团国际部部长李琳如此评价二者之间的合作。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得从“长安号”的开行和运营情况开始说起。

  从“长安号”开行的第一天,就有人不断地追问有关它的回程问题。但运行以来,“长安号”一直对中亚地区以出口为主,运输资源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寻找、组织回程货物,实现“长安号”的“有来有往”,一直也是西安国际港务区最近这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基于“一带一路”建设而开行的“长安号”,就这样成了双方合作的载体。

  4 中铁集开启史上最长项目

  在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集)西安分公司副总经理代汉生的印象中,还从没有哪一个合作过的具体项目,可以断断续续地达8月之久,从夏天到冬天,再从冬天到春天。

  与中铁集做过的其他项目不同的是,跟爱菊集团的此次合作,是中铁集西安分公司主动找上门的。据代汉生回忆,2015年7月4日晚,他通过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知道爱菊集团要从哈萨克斯坦进口一批油脂。简单的沟通后,7月5日下午,双方便对接上了。

  说来容易做来难。真正做起来之后,代汉生才发现这个项目的耗人之处。其中最难的地方莫过于关于中哈两国铁路间的技术、规章、制度等方面的沟通。“只有把上述问题统一到一个点上,才能确保整个列车运输过程中的绝对安全。”代汉生说。好在,最后这些问题,在中哈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都寻求到了解决的办法。

  等到真正装货的时候,哈萨克斯坦已进入了冬季,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情况下,中铁集的人手把手地教对方如何装货。有一次,代汉生想让员工用手机拍一张现场图片发到他的微信上,结果等了半天也没等到。事后才知道,那位员工刚掏出手机来,手机就被冻死机了。

  “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长时间去做爱菊这一个项目,就是看到了爱菊集团的潜力,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才有信心将这件事做下去。”代汉生说,中铁集总部给这次项目的定位就是全力以赴、不讲条件、必须完成。

  据代汉生介绍,接手爱菊集团这个项目之后,最近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跟他们接触,都想借着“长安号”和“海外陕西”的政策一起走出去。

   5 主动揽责,为企业保驾护航

  如果说在国外采购油脂,找铁路公司和集装箱运输公司合作都属于这次“长安号”回程的“硬件”部分,那么接下来需要沟通协调的,则属于“软件”部分,是涉及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食品领域的东西要入境,就得先过检验检疫关。哈萨克斯坦的油脂虽好,但也不能例外。然而这次,“长安号”的通关,却显得快速得多。

  按照往常的惯例,当这批油脂通过国境线后,就必须先停下来接受新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查,待产品合格之后才准放行,然而,这样的行程就意味着列车就得在阿拉山口停留很长一段时间。对企业来说,这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成本。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上述的整个入境过程本身跟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并没有什么关系,但这一次,他们却决定将这一部分的责任揽过来,为本省企业减压。

  在“长安号”到来之前的3月8日,经过和新疆相关局室的现场沟通后,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对方达成协议:当“长安号”进入阿拉山口时,他们将在优先检验和加快检验两方面保证“长安号”的快速通过。为了落实这一点,此次油脂检验采取边境抽检、班列放行的形式,将检验结果通报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由其实行后续监管。就这样,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主动扛起了为企业产品质量保驾护航的责任。

  6 快速通关,西安港近在眼前

  在得到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准许后,“长安号”在真正跨入国境之前只剩下一道关口了,那就是海关。

  与检验检疫局一样,为了“长安号”首返能够快速通关,西安海关也为其启用了新的通关制度。这批油脂一次性用了43个车皮,按照规定,它相应的就得有43个报关单。这对企业来说压力也比较大,很容易影响通关的效率。

  为此,西安海关专程就回程班列通关一事与新疆海关进行了面对面沟通,最终确定使用舱单归并模式,减少企业报关的时间,提高效率。

  舱单归并为爱菊节省了大量时间。经过积极的协调,新疆海关特批爱菊的这批油脂沿用他们对大宗散货的管理办法,允许舱单归并申报,把这40多个舱单归并成两个,按照两项商品进口进行归并,归并成两个舱单进行申报,这样他只需要报两张报关单。

  “要不然我想40多票单子光录就要一天,再报一天,40多票单子电子审核快一些也要差不多一天时间。”西安海关现场业务处副处长王丽英说道。

  在办理完通关手续后,“长安号”在3月20日下午的17时30分进入阿拉山口口岸换装库进行换装作业。由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铁路轨距不同,“长安号”需要在这个亚洲最大的铁路换装车间,用4台龙门吊对其上43车86个集装箱,进行近1个小时的“宽轨”“标准”作业。之后,它就像一只历经千山万水,终于看到了猎物的猎豹,不带丝毫犹豫地跨越过茫茫戈壁滩和悠长的河西走廊,向着此行的终点——西安国际港务区冲去。在那里,它将完成最后的加冕。

  7 尾声

  长路漫漫,但终有结束的时候。西安国际港务区,便是这次旅程的终点。两年前,“长安号”从这里发出它西行的第一声汽笛;两年后,又是在这里,“长安号”像一位远征归来的勇士,带着来自中亚的问候,载誉而归。

  3月26日,当一声响亮而又悠长的汽笛声响过,“长安号”顺利进站了,随之而起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新筑站站长张义站在等候人群的最前列,久久地望着它。在过去的5年多的时间里,他见证了这个车站在国际港务区支持下的快速蜕变,从他刚来时的一个四等小站变为如今的二等作业站,从一个只能办理列车会让的“直肠子”车站到现代的铁路物流集散中心。两年的远行,多次的西去,让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盼望“长安号”的返程。

  事实上,怀着这种心情的不仅仅是张义,还有一大早便守候在车站的所有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海关、检验检疫局、商务厅、发改委、口岸办、中铁集、西安铁路局、爱菊集团和其他各界慕名而来的群众,他们都怀着无比新奇和喜悦的心情见证着这历史性的一瞬间。他们相信,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更加开放的陕西,正在不远处等候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