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宝贝回家”计划
2016年3月23日一大早,已是陕西历史博物馆后勤处房产科副科长的孙义旬开车从旬邑县城赶到“480库”,在办公室找了一个手电筒后就顺着陡峭的山路爬上了半山腰的库房巡查。“自从2005年文物全部运回博物馆后,我又开始‘守空房’。”虽然没有了文物,但孙义旬依然不马虎,“单位信任咱,咱就要把这摊子守得好好的。”
“过去库房紧张,文物存放是个问题,当时把文物迁到旬邑的‘480库’是一个好办法。”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说,1991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开馆后正式接管了该库。此后,随着博物馆设施环境的改善,为了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在报请陕西省文物局批准后,由程旭牵头,陕西历史博物馆成立了“480库文物搬迁领导小组”,时任保卫处处长的田景超担任现场总指挥,负责安保运输,保管部主任申秦雁负责文物清点、登记,后勤处处长赵跃进负责联系车辆、食宿,“宝贝回家”计划正式启动。
“在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搬迁计划后,抽调到搬迁文物小组的干部职工在后勤处领了被罩、床单、碗筷等日用品后,就驻扎进‘480库’。”程旭说,去的时候是7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大家每天先从山洞库房中把一箱箱文物抬到山下的院子里,然后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开箱清点,对文物原始信息进行登记,重新包装。有些箱子烂了,后勤人员及时采购了木板,现场加工木箱。“大家工作非常辛苦,我们后勤人员全力以赴提供保障。”参与文物搬迁的刘斌回忆,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到蓝田县一家烹饪技校找来了两个厨师,在旬邑赵家洞村又找了帮厨,添置了锅碗瓢盆,很快就组建了一个临时“炊事班”。
搬迁文物中的安全尤为重要。陕西历史博物馆纪委书记田景超当时担任现场总指挥,每天安排人员巡查守卫、调度运输车辆、协调公安机关,件件都是“操碎心”的事儿。“当时用的是邮政专用车运送文物,每辆车都有一名保卫干部和一名公安干警负责押运。”田景超说,整整一个多月,才顺利地将1000多箱(袋)文物安全转运回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库房。
打造举世独有的文化旅游景区
自2005年文物全部搬回博物馆,至今“480库”已闲置整整十年时间。
“对闲置已久的480文物库房进行重新规划,开放资源,联合当地政府,以赵家洞石窟为底蕴,以逍遥隐逸为主题,为大西安都市圈及周边村镇民众打造融观光、休闲、户外探险、运动于一体的多功能山水乡野型旅游目的地。”2016年伊始,一个大胆创新、盘活文物资源的设想不但拨动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每一个人对过往那段历史的记忆,而且生动诠释了2016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与文化景观”,也通过实际行动充分发挥了博物馆在文化景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016年2月17日,陕西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纪委书记田景超一行6人来旬邑考察赵家洞先周文化旅游景区项目。“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同旬邑县政府共同研讨合作开发旬邑县赵家洞这一举世独有的文化旅游景区项目,力争互利共赢,在促进人文生态绿色发展、区域经济与博物馆文化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强跃表示,该项目在空间布局上将呈现出“一心一环一轴三区”格局。一心指旅游服务中心,一环指环山自行车道,一轴指十里绿堤景观轴,三区指田园观光体验区、赵家洞石窟探秘区、滨水休闲娱乐区,为这片历史底蕴深厚,革命传统悠久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增添新的经济活力。该项目还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资源优势,项目所在地交通四通八达,非常便捷;当地游客人数与旅游收入连年增长;与周人先祖有关的石窟遗址和山清水秀的原生态自然风光极具吸引力。同时,当地政府建设“关中最美县”的全方位优惠措施和扶持政策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图温琳本报记者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