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脱贫攻坚,建强组织是关键。鄠邑区在联村党委的引领下,实现了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联动、与“三变”改革联动、与脱贫攻坚联动,为我市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小支部”变身“大党委”

  “鄠邑区以组织共建、班子联组为途径,变‘小支部单打独斗’为‘大党委聚力出拳’。”据介绍,去年以来,该区选派优秀乡镇干部、致富带头人或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干部任联村党委书记,由各村支部书记任副书记,各村致富带富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任委员,有效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基层工作力量,组成一支勇于攻坚克难、发展敢为人先的“头雁”队伍,凝心聚力为农村发展理清思路,找准方向,逐步形成互相补位的良好发展局面。

  以乡镇为框架,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园联建、产业联建等方式为依托,按照“党建引领、联村联创、抱团发展”的思路,鄠邑区在13个镇街、1个景区管理局先后建立祖庵“重阳仙菊”、玉蝉荣华“户太葡萄”等产业联村党委13个,覆盖68个村,14 个经营主体,12.3万人,贫困户528户,成为鄠邑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力军。

  如今,鄠邑区联村党委发挥谋篇布局产业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增收、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个作用”,全面推进美丽党建引领美丽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小机制”激活“大能量”

  鄠邑区整合各村资源,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互联共进、互助发展的新局面,变“一枝独秀”为“百花争艳”。

  鄠邑区联村党委实行村村联建。根据村与村之间地域关系、资源分布等实际,按照“大带小、强带弱、富带穷”的思路,采取“1+X”联建模式,突出“龙头村”的经济辐射和发展带动的作用。

  同时,发挥村企联建作用,根据村企优势互补发展需求,以企带村,以村助企,推动村企互助共赢,共同发展。玉蝉镇胡家庄联村党委,依托荣华集团,发展田园综合体及原乡小镇,总投资50亿,项目预计流转土地7万余亩。

  在产业联建方面,联村党委针对产业抱团发展需求,在相同产业聚集的村、企业联合组建产业联村党委,实现联产联营,提升致富合力。祖庵镇富民联村党委依托重阳宫景区,建立重阳仙菊扶贫产业园,引进茶用、药用、酒用及食品等深加工类型的400个品种的菊花种植,产业园总规划300亩,一期占地65亩,累计投资180余万元,约400个品种,覆盖20余贫困户,每户增加收入6000余元。

  “小产业”引领“大发展”

  鄠邑区联村党委在脱贫攻坚中与“三变”改革联动,拓展“联村党委+农户+X”模式,吸收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加入产业发展,以股金分红、劳务工资、土地流转费用的形式为农户创收。

  以甘河镇马坊片区联村党委为例,该区域包含马坊、跃进、桥尚等9个村,以发展现代苗木花卉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为主导,联合招商,落地企业12家,流转土地6800亩,种植规模5600亩,大大发挥了资源集约化优势,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鄠邑区9个联村党委覆盖行政村42个,覆盖中小企业近百家,带动发展草花种植、西瓜、草莓、葡萄产业、果木种植、重阳仙菊等特色产业,带动联村辖区内12.3万人入股、就业、增收,覆盖贫困户400余户,实现了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记者获悉,目前全市9个区县(开发区)48个联村党委,覆盖206个村(贫困村52个),带动14274名农民致富增收。(来源:西安日报 记者 庞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