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推车上坡 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市民推车上坡 本报记者 代泽均 摄
11日12时,太华路立交堵车至朝阳门下穿隧道11日12时,太华路立交堵车至朝阳门下穿隧道

  本报讯(记者 李佳)11月10日17时20分,在现场记者航拍镜头的见证下,12车道的太华路通车了,听闻这一好消息,甚至有市民专程驾车去体验新路况。但很快,陆续有市民反映,刚亮相的太华路立交“桥上堵车桥下推车”,实在不方便。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1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太华路立交。

  在太华路立交提升改造前,桥下环岛4个方向均有1个车道可通行机动车,因为桥上时常堵车,若此时你乘坐出租车自南向北经过太华路立交,大多数的哥都会问一句:“走桥上还是桥下?”

  11日上午10时,记者自南向北沿着环城东路前往太华路立交时,见行车方向堵车的队尾已至朝阳门下穿隧道,便决定沿辅道行驶走桥下。谁料,车行至桥下向北方向,眼前出现了数个台阶,步行通过需拾级而上,骑行通过因坡度较大,需下车推行。向西行驶约500米,寻找到合适停车场后,记者再次返回现场,有诸多市民在现场围观。

  记者看到,在立交北东西两侧,分别有一个坡道与桥下路面相连,坡道两侧是台阶分上下2段,共21个,中间是路面。在东侧的通道,自东而来的多辆非机动车从桥下由此上坡,从而穿过太华路立交,向北走去。现场目测坡度至少大于25度,坡道上,不少非机动车难以行驶,车主只好下车推着车,有年龄较大的女士吃力地推着车,旁边站着的市民过去一起帮忙,才将车推上了坡。立交北西侧是下坡的车辆和行人,旁边的市民同样吐槽坡度太陡,下坡有危险。交警新城大队6名民警在桥上主道沿线指挥疏导交通。

  “这真的是巨大变化,这桥上这么宽的路,下桥处就变成了这样高的台阶。现在尚需小心翼翼艰难通过,眼看已经入冬,雨雪天,危险可想而知。”现场一位女士说:“我在这附近住了几十年,我上午在这里观察了2个多小时了,施工方放大了以前桥上的人行道,建成了看火车的观景平台,这个其实没有必要。以前桥下人车混行,可能有安全隐患,若现在单做骑行和走路用,也希望能设计的合理一点。很多车不知道,行驶到跟前,每个车都犹豫几秒,难免就堵起来,一堵就堵到朝阳门了。另外,这个坡太陡了,中间坡道还比较窄,推车上去都艰难,万一摔下去,很危险。若是已经修完,就快调整修改下。若是尚未修完,继续将辅道封闭,也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