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记者获悉,陕西历史博物馆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依托“馆藏壁画保护修复与材料科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甘肃工作站”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开展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墓出土壁画的修复保护。文保专家表示,慕容智墓壁画的修复保护,为研究吐谷浑后期葬俗,以及唐代建筑发展、唐与吐谷浑民族关系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2019年9月25日,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在整备土地时发现墓葬1座,经国家文物局同意,甘肃省文物局协调安排,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确认,该墓墓主为武周时期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慕容智系拔勤豆可汗、青海国王慕容诺曷钵第三子。该墓的发现,对完善吐谷浑后期王族谱系及相关历史问题起重要补充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该墓甬道及墓室内绘有壁画,多已剥落,局部保存较好者可见下端壁墙上主要为人物形象图,券顶部分绘有星象图。

  2019年11月,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保护人员应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赴岔山村对慕容智墓内的壁画进行揭取。随后,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达成协议,开展该批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该项目启动后,由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修复专家杨文宗带队的修复团队多次前往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实地勘察和慕容智墓出土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方案的论证,先后完成了壁画修复实验室的建设,慕容智墓TB22《门楼图》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墓葬出土的87盘壁画残块的整理、分拣工作。其中《门楼图》是慕容智墓壁画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幅壁画。通过对其进行背面泥土清理、贴布加固、过渡层填补、使用蜂窝铝板支撑体加固、正面画面清理等一系列修复步骤,使其壁画强度得到了恢复,画面的清晰度得到了明显改善,展露出完整的二层门楼建筑。“慕容智墓壁画的修复保护,为研究吐谷浑后期葬俗,以及唐代建筑发展、唐与吐谷浑民族关系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文保专家表示,双方将继续携手开展对慕容智墓出土壁画保护研究工作,充分发掘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本报记者 赵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