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部网

  临近春节,一年一度的“春运”大戏又将上演,往年“春运”的流向,都是节前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节后再倒回来。而近几年,选择“反向春运”的人越来越多:孩子将老人从农村老家接到城里过年。到大城市“反向团圆”逐渐成为年轻人和家人过年的新方式,而大城市的春节,也不再像从前那么空了。那么,“反向春运”是什么?“反向春运”为何会盛行?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秦知道将对反向春运现象及背后的原因进行简单的探索。

  西安上榜“反向春运”十大热门目的地城市。(资料图)

  现象:“反向春运”成过年新方式

  近日,携程发布的《2020春运乘机出行预测报告》显示,西安上榜“反向春运”十大热门目的地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增幅超过100%。数据显示选择中转方式返乡,机票平均价格最高能省40%左右。

  京粤苏沪等省市为陕西主要客源地。《报告》指出,2020年春节假期前夕,五大人口迁出地分别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五大人口迁入地则依次为海南、云南、黑龙江、四川、河南。其中,北京、广东、江苏、上海、四川、甘肃、浙江、山东是前往陕西的主要客源地。

  节前一周前往西安机票预订量增长超100%。2020年春运期间,预计“反向春运”热度不减。截至目前,春节前一周,前往西安、上海、昆明、杭州、南京五地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0%。与春运期间去往热门目的地机票价格相比,“反向春运”航线票价呈现“白菜价”趋势,票源也非常充足,甚至比坐高铁还便宜。

  走的人少来的人多,大城市的春节不空了。2019年春节假日,西安共接待游客1652.39万人次,同比增长30.16%,实现旅游收入144.78亿元,同比增长40.35%。携程大数据报告显示,西安成为酒店预订量最高的20个城市,成为春节最具人气旅游目的地。据统计,游客在西安停留时间平均2.8天。西安入选国内旅游消费力前十强城市、最受游客欢迎的国内旅游城市前十名。抖音发布《2019春节大数据报告》,西安位居春节期间国内城市打卡量第二位。这一组组数据足以印证春运的“逆行”现象开始流行。

  “反向春运”已成为新风尚。(来源:人民日报)

  探因:“反向春运”是怎么回事?

  所谓“反向春运”,是指在大中型城市的务工人员将父母和孩子接来一起欢度春节,过完农历年后再让他们返回家乡,这与过去春运客流上的务工人员回乡潮的路线刚好相反。

  “反向春运”潮流的诞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人们为了应对春节的种种不便,主动采取的一种变化。既有返乡过年“一票难求”的原因,又有不少在外打工的人已经在打工城市买房扎根定居,成为新市民的因素。

  从制度层面来讲,户籍制度改革会影响人口流动的趋势。2017年,西安出台了史上最低门槛的户籍新政,率先在全国同等城市中推出“流程最简、门槛最低、条件最少”的落户政策。西安以落户百万人口成为2018年的明星城市。2019年,西安户籍新政再次升级,本科学历落户不再限年龄,在西安创业、就业者即可落户 ,就算没有工作和住房,只要交够一年的社保并出示两年以上的居住证,也可以在西安落户。城市落户人数的快速增加,极大提升了人力资源稳定性,影响到人口流动格局,进而影响到“春运”流向的变化。

  从经济角度来说,“反向春运”与传统春运相比,拥有价格低廉、购票容易等优势。过去,春运拥挤、购票难,在那个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许多人要在火车站排长队才能买到回家的车票。现在,购票的方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但购票难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热门线路的车票一票难求,飞机票又非常昂贵。但相反方向的机票却堪称“白菜价”。一些年轻的职场人买不到回家的车票,又不愿加入拥挤的春运大军,便萌生了将家人接来大城市过年的念头。

  从情感角度而言,“反向春运”也是一场爱的流动。春节代表着团圆,父母在哪,哪里就是家,一家人在哪,哪里就是年。老人来到在城市打拼的子女家中,有充足的时间听他们讲述独自打拼的点滴,以及一个人漂泊异地的辛酸与不易。对老人而言,在城市这个较为陌生的环境中,更易与子女产生情感上的依恋和共鸣。

  从选择人群角度来看,选择“反向春运”的多是以80后、90后为主的年轻职场人。这一代职场人个性张扬,有独立思想,有的不喜欢走亲戚,害怕被三姑六婆逼婚;有的不喜欢参加过年期间的同学聚会,认为这些聚会充满攀比之风;有的家乡距离工作的城市太远,回一趟家要浪费不少时间在路上,回家后得不到充足的休息……种种原因,让“反向春运”渐渐成为新风尚。

  今年西安的主题定为“中国年·看西安”。(资料图)

  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反向春运”?

  “反向春运”和“反向团圆”让一家人过年多了一种选择,子女可以尽到孝心,还更省钱更轻松,不必为走亲戚、聚会喝酒、发红包、七大姑八大姨逼婚等人情问题而烦恼,同时,可以减少春运压力。

  “反向春运”还会给城市生活带来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城市“空城”的现象进一步缓解,城市用工不会急剧下降,春节期间城市服务人员紧缺压力也有所缓解,对大城市的生活影响减小。可以说,“反向春运”有助缓解不少社会问题,既是人的观念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反向春运”除了带来人流和运力方面的变化,还有文化内涵方面的进步。一方面,“80后”“90后”尽孝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匆忙“赶回去过年”转变为“让父母孩子来城里从容过年”。另一方面,“反向团圆”比匆匆忙忙“回家过年”的幸福指数更高。父母和孩子来到大城市,除了“吃大餐”以外,还可游览一些文化景点,熟悉一下陌生环境。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反向春运”,将长辈接到居住的城市团聚,凸显的是因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而带来的人们心理和观念的转换,折射出城乡加速融合的大趋势。“反向春运”现象火爆的背后,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选择在大城市过年的外地人群,正逐渐接受并融入到城市中,年轻人随着工作和收入的稳定,也逐渐变成了所在城市中的一员。人口向都市圈,尤其是核心城市的集聚已然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当然,“反向春运”带给大城市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应对春节期间人口增加的情况下保证相应的公共服务质量,将是城市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今年,西安的主题定为“中国年·看西安”,随着年末岁初交接之际的到来,“西安年”的3.0版将如何部署,如何全面提升?考验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文化内秀,更考验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

  文/高政超 李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