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吃国庆面、同唱一首歌、同送一声福、同爱新中国”活动现场。

  西部网讯(记者 凌旎 视频 宋洋)“永兴坊,抬头看,最大特点是关中的面。有硬面有软面,麻食面旗花面。把面一扯二尺半,啪啪的案上甩。细一看,原来是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吃的满头都是汗,今天这才叫吃面!”9月30日,在82岁朱志杰轻快的快板声中,“同吃国庆面、同唱一首歌、同送一声福、同爱新中国”活动在西安永兴坊非遗美食文化街区举办。

  主厨正在将煮好的国庆面捞出。

  现场,永兴坊牌楼下支起了三口分别代表陕南、陕北、关中不同地域的大铁锅,主厨现场制作70米长的国庆面,寓意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过的风雨历程。同时倡导吃国庆面新民俗, 让游客朋友在陕西非遗文化的氛围中向祖国致敬。

  主厨现场制作70米长的国庆面,寓意新中国成立70周年走过的风雨历程。

  永兴坊请来3岁到80岁不同年龄层次的56位游客,按照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年龄大小依次就坐,年龄越大者端大碗,年龄越小者端小碗,品尝陕西107区县百余种独具特色的“国庆面”。左手剪纸、手绘、制作糖画等的众多陕西民俗手工艺者也来到永兴坊,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

  汪先生很爱吃陕西的面食,早早就来到永兴坊等面出锅。

  从南方来的打工者汪先生很爱吃陕西的面食,早早就来到永兴坊等面出锅。“在西安打工多年,我已经很习惯吃面,但不知道吃面原来也是有讲究的。第一次参加这样热闹的活动,几十种面随便吃,还能聚在一起迎接国庆佳节,觉得非常有意义。”

  “同吃国庆面、同唱一首歌、同送一声福、同爱新中国”活动现场。

  同吃国庆面,这里面的讲究可不小!陕西非遗保护专家傅功振告诉记者,秦岭以北地区主要是麦黍型农耕文化,陕西又是面食的主要发祥地,咱们老陕平时只要有一碗面,咥饱咥美,这就知足了。“长寿面一根面一锅下到底,取久远之意。老百姓过生日要吃长寿面,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那为啥过节也要吃长寿面?因为小小一碗面里蕴含着人们的情感、希望和追求。”

  家长争相给孩子“贴上”国旗标志,整个永兴坊庆国庆气氛浓厚。

  傅功振说,今天永兴坊有很多人来吃面,这实际上是把一个个小家庭的情感通过传统面食传递出来,把人们对家的情怀升华为对祖国生日的祝福,让人们既体会了小家的幸福美好,也祝福祖国这个大“家”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