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钱不还,名下又无足以偿还债务的财产,“老赖”们就能逍遥法外了吗?近日,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将一名老赖的手机靓号挂上网络拍卖,拍出数十万元的高价。
昨天,三秦都市报记者与该院执二庭庭长陈东荣独家对话,了解了这场拍卖背后的故事。陈东荣称,及时挖掘虚拟财产价值,将成为破解执行难的一条新途径。
手机靓号高价成交
4月25日,新城区法院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上,公开拍卖尾号为“99999”“33333”两个手机号码,起拍价分别定为15万元、12万元。
拍卖开始后,尾号“99999”的手机号一小时内价格便飙升到了30万元。截至26日拍卖结束,共吸引1.6万余人次围观,560人设置提醒,35人报名竞拍。最终经过159轮激烈竞价,76次延时,以40万元高价拍出,溢价率达166.67%。
尾号“33333”的手机号共吸引8400余次围观,264人设置提醒,13人报名竞拍。最终经过32次竞价,5次延时,以23.05万元的价格成交,溢价率达92.08%。
拍卖源自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
昨天,陈东荣向记者介绍这场拍卖背后涉及的案件称,原本,这只是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案。
原告贾某与被告黄某经人介绍相识,2017年6月30日,黄某向贾某借款50万元用于给他人还账,贾某将钱打到其指定账户后,黄某给贾某出具了借条一张,写明“今借到贾某现金50万元整,利息1%,还款期限两个月”。借款到期后,贾某多次向黄某索要借款,黄某却一直推诿不还。无奈,贾某将黄某起诉到法院,要求其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并向法院出具了借条、银行客户回单及交易流水单等证据。
被告黄某未出庭参与庭审,新城法院缺席审判。最终判定原、被告之间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依法应予保护。支持了原告要求被告偿还借款本金50万元及利息(以50万元为基数按月息1%,从2017年7月1日计算至实际还款之日止)的诉求,并判令该案诉讼费9038元、诉前保全费3139元、公告费800元等由被告黄某承担。
可黄某在案件宣判后,仍拒不执行上述判决。新城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查到其名下有一套位于新城区万景花园的房产,却在查封时发现该房产已被其他法院先行查封,无奈只能暂时中止执行。直到去年底,执行法官发现,黄某名下有可供拍卖执行的新财产线索——两个5位连号的手机靓号,随即对这两个手机号进行了查封。
提供了打击“老赖”新思路
陈东荣介绍,《民法总则》规定,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这给解决执行难带来了机遇。没有迟疑,新城法院执行庭很快根据最高法院有关司法拍卖的规定,完成了该两个手机靓号的网上评估、询价、议价工作,随后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出了拍卖公告。
他直言,两个号码最终分别拍出40万元、23.05万元的高价,是他所没有想到的。“这次虚拟财产拍卖,在陕西省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都是首例,我们很多东西也都是摸索着进行,这么顺利还是挺意外的。手续办完之后,我们将及时把这笔钱中属于申请执行人的本金及利息还给贾某,再扣除诉讼费等费用。如果还有剩余,也会还给被执行人。”
记者问及购买“老赖”的资产是否会有风险,比如拍到该手机号码后,会否面临追债人的骚扰等。陈东荣称,有这样的可能,但通过竞拍取得的资产,手续上是合法的,这一点市民可以放心。
他介绍,这次拍卖对法院以后的执行工作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也给兄弟法院提供了一个打击“老赖”的新思路。下一步,新城法院将继续加大财产查控力度,及时将虚拟财产变现,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本报记者 张晴悦
法院网上拍卖老赖手机靓号
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