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教授是在昨天早上8点半,从兰蒂斯城的家中出发的。一站路的距离,他颤巍巍地走了半小时。9点,到了兴庆路的这家报刊亭前。还没等他开口,4份新鲜出炉的报纸,已经叠放整齐,由报刊亭主人李奶奶交到他手中,“早备好了,一份不少。”

  报刊亭曾是西安标志性民生工程

  28年前,董教授还是个中年人。他喜欢穿风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每天都是骑着自行车来买报纸。

  就像一位陪伴了城市几十年的老朋友,报刊亭见证了这一切,也记录下了发生在每位顾客身上的变化:有的人学成出国、衣锦还乡;有的人戴上了助听器;有的人则离开了。

  连经营报刊亭的李奶奶也已经83岁了。她1956年进入邮政系统工作,1991年退休,同年开了这家报刊亭,是西安最早一批报刊亭的从业者,也是目前最年长的“卖报奶奶”。“没错,读报的人的确在变少。”她戴一顶枣红色礼帽,围着粉色纱巾,精神矍铄,刻意提高了嗓门,“但只要报刊亭存在,总会提醒人们,还有更值得信赖的新闻在纸上。”

  李奶奶记得,1991年前后,报刊亭刚在西安兴起时,曾一度被作为“全市标志性民生工程”推广,吸引了很多城市的人前来考察、学习。1993年,贾平凹小说《废都》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为了让顾客早点买到这本书,她每天一早跑去解放路图书大厦排队进书,再用自行车驮到报刊亭。当时可谓盛况空前,“进多少本,卖多少本。”

  几年以后,报刊亭迎来了大整治,“要求退出城市主干道,向背街小巷发展。”迫于无奈,李奶奶的报刊亭挪到了附近交大一村的院子里。再后来,报刊亭进行提升改造,她借机搬出院子,固定到了现在的位置,并坚持每天早上7点半营业,下午6点打烊,全年无休。“虽然挪了两次,但顾客并没有因此而流失,这也提醒我,只要我还能动弹,报刊亭坚决不关门。”

  兴庆路上,梧桐参天。报刊亭不远处就是西安交大,老师、在校家属、学生、固定订户是这里最重要的顾客群体。为此,除了常见的党报党刊之外,报刊亭还经营着很多英文报纸、杂志和学术期刊。

  “宽容包容才能繁荣发展”

  李奶奶的报刊亭没有二维码,只收现金。维系着主顾关系的,除了彼此的信任、默契之外,还有双方对于“读书看报”这个生活方式的坚守。

  记者采访时,两个年轻小伙来买杂志,因为随身不带现金,有些尴尬。“先把书拿走,不碍事的。”李奶奶说,下次路过了,再掏钱也不急。

  “如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是渠道,报刊亭也是渠道。”一位前来买杂志的市民直言,“文化这东西,只有强调宽容、包容,才能繁荣发展。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传播先进文化,更应发挥作为纸媒零售终端主体的报刊亭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奶奶对此非常赞成。和报纸、杂志相处了大半辈子,她不仅至今仍保持着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还时常提醒一些年轻顾客,少玩手机,多看书,“一本杂志,年轻时买了,中年可以看,老年还可以看;自己可以看,还可以传给孩子们看。”

  5年前,李奶奶的老伴去世。为了坚守报刊亭,她将自家的保姆阿姨带在身边,每天和她一起“看摊”。保姆阿姨做得一手好饭,每天将饭做好后,从建东街的家送到兴庆路。而李奶奶则寸步不离报刊亭,“这是一盏灯,得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