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赵丽莉)“囧、槑、氼、烎、垚、圐圙、嘦、嫑、怹……这些字本是汉语中的生僻字,如今却在网络上流行起来并被赋予新的意义,意外爆红。虽然很少有人认识,但专家认为,生僻字作为网络语言,实际上是对汉字、方块字的一种重新解读和积极的文化传播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让人们守住“文字阵地”,改变会读不会写的状况。

  近日,网络上“蹦出”30个比较流行的生僻字,众多网友以此作为游戏噱头来考问大伙,结果极少有人能正确读出发音。甚至有人吐槽,“这是闲得没事干。”“这是发帖者向大伙秀肌肉,自作聪明人。”还有人认为,“这都是生僻字,不认识也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期间,部分网友随机让吐槽者写出比较常见的词,如“尴尬”、“龌龊”等,随即有人回复,“这些词‘见面’都认识,‘背过身’却不会写了。”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一位教授说,近期网络上流行的囧(jiong)、槑(mei)、氼(ni)、烎(yin)、垚(yao)、圐圙(kulue)、嘦(jiao)、嫑(biao)、怹(tan)等数十个生僻字都标注有正确读音,甚至附有释义。比如“囧”字,原义为光明。网络上的词义为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等,普通话的“囧”与“窘”同音,读起来的感觉也很容易跟窘境、窘况联想在一起,普及速度飞快。又用其字的形象来表示“尴尬”、“无奈”、“真受不了”、“被打败了”等意思,甚至有人用这个字做了一个网站。

  对于这种看似“闹着玩”的现象,该教授说,现在的人们通常都依靠电脑、手机进行阅读、写字,汉语拼音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许多人使用电子产品时,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一旦离开了网络,字也不会写了,知识也匮乏了,这已经明显暴露出当下人们过于依赖电子产品而丢失了个人的“文字阵地”,亟需引起注意。

  该教授告诉记者,他曾经模仿电视上的“听写汉字”节目,选择了一些比较常见的字、词在大学生当中做过一个实验,结果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不会写或者写错了。相反,多数同学却都会写网络上流行的生僻字“囧”、“垚”等极少见的字,原因是这些字能引起人的猎奇心理。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专业研究汉字的人来说,有人认为应该尊重汉字,用来恶搞不雅,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但他认为,对“囧”字等这样的生僻字的关注,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播。网络语言对汉字、方块字的重新解读,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传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