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

  2024年度西安市

  为民实事重点项目观摩

  暨集中运营启动仪式举行

  ↓↓↓

  此次集中观摩8个为民实事重点项目,分别是市城市规划馆、市科技馆、市图书馆、红旗铁路公园、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干路微改造系统治理工程、市人民体育场、市工人文化宫项目。据悉,截至目前,我市2024年确定的10个方面30项为民实事已全面完成。

  西安城市规划馆

  集中展示

  城市历史和规划的窗口

  市民在西安城市规划馆参观。

  1月14日,2024年度西安市为民实事重点项目观摩团来到位于浐灞国际港奥体中心片区的“长安云”,对不久前试运营的西安城市规划馆进行观摩。

  西安城市规划馆位于长安云项目北馆6至7层,是集中展示城市历史和规划的窗口,科普教育和公众参与的平台,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是高科技赋能下的多功能综合性场馆。西安城市规划馆主要包括三大核心主题空间及九大功能代表区域。三大核心主题空间包括“千年溯源·东方智慧、“西部示范·西安先行”、“追赶超越·未来之城”三个部分,具体为智慧营城、风华遗珍、今日西安、未来华章、产业强市、绿色生态之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文化名城、魅力宜居城市等九个展区,展现了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和规划延续的脉络,以及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成果、功能体系布局、生态保护格局、综合交通体系、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有机更新等多方面内容。

  市民在西安城市规划馆参观。

  当前,我市正处在超大特大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与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西安城市规划馆作为展示城市科技发展的重要窗口,通过多种技术手段集中展示西安营城理念、规划编制成果和城市建设成就;多维度打造规划沙龙、专家交流、群众参与的规划平台,以及知识性、趣味性的沉浸式互动体验空间,努力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打造“最西安、最群众”的城市规划馆,让市民群众在了解城市规划、品鉴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多的艺术欣赏、科普教育、亲子陪伴等个性化、体验式升级服务。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提供优质普惠

  公共服务空间

  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1月14日,观摩团走进坐落于未央路145号、占地面积74亩,由三栋标志性建筑——市少儿图书馆、妇幼之家、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综合体及适儿化室外活动空间共同组成的西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分为综合基地和室外空间适儿化改造两个项目。项目原建筑于2000年左右建成,设施陈旧、空间局促,无法满足市民群众和妇女儿童活动需求。后经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盘活并综合利用原图书馆片区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项目,调整并完善服务功能,整体改善周边环境,为全市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空间和丰富多彩的校外学园乐园。

  观摩团走进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户外广场的秋千世界、沙坑探险、草坪剧场等游乐设施,让这座“校外乐园”格外活泼有趣。

  市少儿图书馆面积约1.3万平方米,共5层,按年龄段划分为幼儿部、少年部、青年部,设置亲子绘本阅读区、国际童书馆、特殊读者服务区、玩具图书馆、沉浸式主题阅读区等。

  妇幼之家涵盖政策咨询、亲子讲堂,古琴、茶艺等,为女性全面赋能,构建女性亲情与成长交融的温馨家园。

  记者了解到,新建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楼,是集儿童剧场、课外培训、运动健身及探索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综合楼。按照“低收费、优服务”的理念,提供优质普惠的市场化服务,打造参与式、互动式新型活动场所和交流培训空间、素质提升空间、锻炼成长空间。

  西安市科技馆

  展教融合的科技与艺术

  超级秀场

  西安市科技馆超大型科技艺术装置“永无止境”。

  1月14日,2024年度西安市为民实事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长安云南馆,实地观摩西北建筑面积最大的特大型科普教育场馆——西安市科技馆。

  位于长安云项目南馆的西安市科技馆,从地下1层至地上4层,纵跨5层,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科技馆包括7大常设展厅、2个特效影院、2个趣味临展、3个环廊展区、1个特色秀场和5个研学空间,可同时容纳600多人,有约400件沉浸式互动展项。

  科技馆中庭为超级科技艺术装置“永无止境”,其创意源于单侧曲面的数学拓扑结构——莫比乌斯环,高28米、宽17.66米、周长161米,重约50吨,是多维度展现人类科技文明发展的超大型科技艺术装置。装置侧面为表现四次工业革命40项典型发明的不锈钢覆锻铜浮雕,无限循环的软膜组全彩屏曲面,寓意科技探索永无止境。

  科技馆负一层设有“科学探究”和“生命健康”两个展厅。科学探究展厅总面积约2270平方米,共有89件展项,依据科学史、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精心设置了“科学史话”“数说天地”“万物至理”“见微知著”“思维实验”五大展区。生命健康展厅是面向所有年龄段的观众,从人类最基本的追求——生命健康出发,层层递进揭示生命奥秘。

  科技馆一楼分设“科学童梦园”和“身边的发明”展厅。科学童梦园是专为3-12岁儿童设计的科学探索乐园,展厅围绕“科学启蒙,趣味探索”主题,精心设置有“妙趣科学家”“小小工程师”“自然探索家”三个主题展区,共有66件展项。身边的发明展区向人们展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球幕影院纵跨负一层到一层,可容纳135人。

  科技馆二、三楼的“硬核力量”和“逐梦空天”展厅,集中展现着西安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硬实力,也代表着西安“双中心”建设的科技竞争力。硬核力量展厅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展项共计59件。展厅将陕西六大支柱产业作为六大展区,用59件展品展项全面展示西安六大支柱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高精尖成果,向来访的青少年科普这些产业背后的底层逻辑。逐梦空天展厅作为硬核力量的补充,是为青少年打造的航空航天科技体验空间。展厅面积约1500平方米,设置38件展项。由航空领域逐步延伸至航天领域,以叙事的方式,构建出宏伟的大空天格局,这在国内是一个创举。

  科技馆四楼“创梦工厂”展厅是集音乐、美术、光影、赛事竞技为一体的沉浸式互动区域。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用音乐、美术、光影等多样化的互动装置,为青少年打造“工程实验室”“赛事竞技场”“音画交响会”“光影创艺营”四个分主题展区。

  科技馆环廊区域设置的“裸眼科技秀”(文明跃迁)极具特色。它借助左右两组长度共计60余米的LED柔性屏,播放四次科技革命的代表性成就。这与中庭的“永无止境”所展示的四次工业革命内容遥相呼应,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完整而宏大的科技发展画卷。环廊区域的“灿烂星辰”展区,用多组精心设计的展品,全方位地为人们展现着宇宙中的神秘现象。

  据介绍,科技馆突出体现超强互动和沉浸体验,展项互动率和体验率达90%以上。馆内拥有“飞鱼”智能科技装置,与中庭大型科技艺术装置“永无止境”协同演示,将成为世界最大的3D可扩展动感雕塑,打造展教融合的科技与艺术的超级秀场。

  主干路微改造系统治理工程

  以“绣花”功夫

  精雕细琢城市交通脉络

  电视塔节点微改造现场。资料图

  为确保市民日常便捷出行,有效改善道路通行效率,我市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微改造步伐。1月14日,2024年度西安市为民实事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长安路—未央路微改造项目。

  项目南起南三环、北至北三环,全长约19.8公里,改造前该路段面临路段拥堵多、交叉口形式单一、热点商圈拥堵、公交站型及位置不合理、交通管理设施不齐全、智慧化程度不高、慢行交通环境不友好、人行道不连续、路内停车影响交通等诸多问题。

  电视塔节点微改造现场。资料图

  此次微改造系统治理工程,对长安路—未央路全线路段和交叉口直行车道进行了连续匹配,改造后直行车道连续率快到 100%,全线高峰时段机动车通行效率提升 15%~20%,节约通行时间10~15 分钟;对全线 27 处大、中型交叉口进行综合性瘦身改造,通过设置左右转专用车道和转角交通岛实现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各行其道,路权清晰;全面系统升级交通管理设施 33 处,为交叉口精准智慧管理奠定设施基础。此外,对全线 15 个公交站点优化调整或港湾式改造,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品质;对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全面梳理,改造后慢行交通连续率达 100%,强化交通秩序,消除冲突点,确保行车安全,提升通行效率。

  我市按照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城市运营、数字赋能、综合治理“五个一体化”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深挖道路潜力,重塑路网效能,健全长效运维管理机制,以“绣花”功夫精雕细琢城市交通脉络,秉持“微改造,精治理”“小投入、大成效”“动则快、动则成”要求,科学论证、严谨设计、精心组织,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影响,切实提高特大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2024年先后完成了咸宁路、明光路微改造试点项目,以及长安路—未央路、东西大街等主干路微改造、二环路拥堵点交通优化和次支路微改造等108个项目,改造里程199.14公里,为市民营造出更加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西安图书馆

  广大市民的

  精神家园和知识殿堂

  长安书院。

  2025年1月的灞河之畔,长安书院已成为新的地标和文化景观。14日上午,2024年度西安市为民实事重点项目观摩团来到了长安书院。作为西安市重大民生工程和公益项目,长安书院不仅是西安文化的新象征,更将成为广大市民的精神家园和知识殿堂。本月11日,位于长安书院C栋的西安图书馆新馆开馆试营业,位于D栋的“阅读+”文化空间也已开始试营业。

  长安书院与西安奥体中心隔河相望,建筑主体由A、B、C、D四栋相对独立但内部连通的建筑组成,形成一片连续而完整的翘曲屋面,犹如一本翻开的鸿篇巨著,轻柔地铺展在灞河之侧。这一独特的设计不仅给建筑赋予了文化韵味,也寓意着知识的无穷无尽和文化的源远流长。

  西安图书馆项目使用长安书院C、D栋建筑,约7.6万平方米,其中,市图书馆位于C栋,面积5.3万平方米,主要提供公益性图书馆服务,设计总藏书量300万册、阅览座位2000个,最大可同时容纳7000位市民在馆;“阅读+”文化空间2.3万平方米,主要提供市场化、个性化文化配套场景服务,堪称图书馆项目的有益补充,集阅读、活动、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供给新场景,为市民群众提供多功能、现代化、复合型的文化体验新空间。

  西安图书馆新馆庞大的规模和丰富的藏书量,使其成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图书馆之一。C栋负一层设有书库和天禄苑,涵盖书房、研阁、藏珍、学坊和讲堂;一层设有接待大厅、少儿服务区、无障碍服务空间和展厅;二层和三层设有报纸阅览区、期刊借阅区、中文图书借阅区和自修区;四层为西安文脉,主要藏存西安特色文献;五层则为多元文化交流空间。

  D栋“阅读+”文化空间拥有3万种11万册精品图书,设置图书阅览区、古籍展览区、文化展演区、研学教育区、文创产品区、生活美学区、VR体验区、休闲餐饮区8个功能板块,全年打造长安文化大讲堂、“山河诗长安”诗词系列活动、长安艺术节、长安美食节四大主题文化品牌IP,可同时为万余顾客提供丰富的“阅读+”文化配套服务。负一层主打“匠心品牌+潮越古今”,汇聚了五一饭店、春发生等西安8大老字号餐饮,让读者游客品尝地道的“长安滋味”。

  据悉,完全开放后的西安图书馆新馆,将以丰富的馆藏、先进的数字化服务设施以及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活动,为广大市民提供多元化、主题化、体验型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西安市人民体育场

  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

  多元化体育需求

  改造后的西安市人民体育场田径场。

  1月14日,2024年度西安市为民实事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西安市人民体育场。

  西安市人民体育场始建于1952年,总用地面积约139亩,是当时西安中心城区唯一的大型综合性体育场。随着时代推移,西安市人民体育场设施陈旧老化、功能缺失,部分建筑成为危房,难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亟待提升。

  这些年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将西安市人民体育场提升改造项目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惠民利民的实事工程,统筹考虑中心城区城市更新和公共服务需求,在保留体育场历史风貌和公益性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取“留、改、拆、建”方式,着力打造绿色开放、全民共享、多元复合的城市体育休闲运动中心以及中心城区全民健身中心,推动老城区焕发新活力,更好地满足市民生活品质化、多样化需求。

  据了解,西安市人民体育场提升改造项目总体包括田径场、运动馆、游泳馆、室外健身园区等板块,总改造面积136755平方米。其中,室内改扩建总建筑面积65226平方米,室外配套设施及景观改造面积71529平方米。提升改造后的体育场绿树成荫、绿地成片,环境优雅、功能齐全,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满足了中心城区市民健身休闲需求,使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这其中,包括400米标准跑道和11人制标准足球场的田径场可满足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群众性综合运动会、群众足球赛事等综合性赛会需求;共6层的运动馆可开展网球、羽毛球、篮球、健身操舞、瑜伽、乒乓球、射箭、台球、跆拳道等项目;游泳馆为50米8泳道泳池,补齐了中心城区无标准室内游泳馆的需求缺口;室外健身园区分为笼式球类区、智慧健身区、乒乓球健身区、康养健身区、飞盘健身区、门球健身区等区域,共新建标准五人制笼式足球场1块、篮球场3块、网球场2块、羽毛球场3块、门球场1块、飞盘训练场1块,配置智慧健身房1套、乒乓球台7张、康复型器材12件以及智能体育器材租赁柜、储存柜各4组,一条长920米、宽3米的环形智慧健身步道将各健身区域串联一体,满足各人群健身需求。

  未来,西安市人民体育场运营管理方将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智慧服务平台的使用,不断优化用户体验,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场馆设施和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吸引更多高规格赛事、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活动,让体育场真正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体育文化汇聚地,推动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提升改造后的西安市人民体育场日前已启动试运营,每日都吸引了不少市民群众前来锻炼、打卡。

  红旗铁路公园

  打造多功能

  城市客厅和城市绿廊

  红旗铁路公园更新改造项目。

  1月14日,观摩团一行对红旗铁路公园进行观摩。

  记者了解到,项目位于红旗东路以南、华清西路以北、太华北路以东、御井路以西,横跨未央区和新城区,以红旗铁路专用线为主体,两侧外扩30米至50米,建成长约8公里、占地面积约881亩的公园廊道,工程总投资约8.98亿元,建设9条市政道路、5座人行天桥、560个停车位,有效盘活9.02平方公里低效零散用地。

  项目主要有两个亮点:一是积极探索存量时代城市闲置低效资产利用开发新模式,通过再规划、再赋能,盘活闲置零散土地和旧工业遗迹,改善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充分利用资源规划手段提升城市价值,开辟用少量财政资金撬动片区紧凑、持续、循环开发建设的新路径。

  二是分类分级收储出让土地,以经营性设施运营收益补充公益性服务支出。对红旗铁路专用线区域进行总体设计,以铁路设施为基础建设运营“观光火车”,增加休闲、健身、运动、游乐设施,优化周边交通线网并理顺流线。此外,完善社区配套功能,打造区域生态网络,配建党建活动、医疗救助、垃圾回收、公厕等功能性设施及社区食堂、生活超市、教育培训、书吧等经营性设施,打造8个15分钟生活圈,建设生态环保、中水利用、海绵城市设施,增加绿地581亩。

  红旗铁路公园更新改造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功能上集居民休闲、户外健身、社区运动、日常娱乐、多元艺术、在地文化、城市记忆多元要素于一体,打造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道路交通疏导、人居环境改善、综合环境提升等多功能的城市客厅和城市绿廊,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程已全部完成,1月9日开始试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各相关单位全力保障红旗铁路公园更新改造项目稳步推进。新城区拆除地面附属物及硬化地面10.4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6.75万平方米,仅用15日便完成红旗铁路公园(新城区段)164。68亩土地征迁任务;西安城投集团采用平行分段同步施工方式,高峰施工时段现场作业人员达3000余人,助推项目建设全线开花、快速建成。

  市工人文化宫

  建设市民文化生活新阵地

  西安市工人文化宫外景。

  1月14日,2024年度西安市为民实事重点项目观摩团走进原市委礼堂(市工人文化宫),实地参观了解项目修缮提升的完成情况。

  原市委大礼堂修缮提升项目于2024年8月29日全面铺开,于去年11月29日竣工,比原定竣工时间提前33天。记者了解到,原市委大礼堂最初名称为“陕西大礼堂”,由著名设计师洪青1953年牵头设计建造。建筑本体为框架结构,占地面积2980.4平方米,是西安市标志性建筑之一。2016年6月被市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2月被列入“第七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项目以“平衡使用与保护关系、在尊重文物保护基础上进行修缮提升”为原则,由市总工会牵头并出资6000万元建设,碑林区政府和曲江演艺集团配合。

  “我们的修缮有文保专家全程监管,要求修旧如旧。施工期间,参与建设单位多达20家,文物专家和修缮技术人员130人,参与建设的施工及管理人员累计达600余人次。”市总工会副主席陈曦介绍,此次修缮包括结构加固、文物修缮、装饰装修三个方面:一是结构加固,加固总面积达3400平方米。二是文物修缮,占工程总量40%。先后完成南北歇山顶瓦屋面修缮,使用传统工艺瓦片10万余片,其中旧有瓦片1.3万片,其余瓦片从陕西、山西、河南采购传统工艺手工瓦片。采用“一麻五灰”工艺和传统矿物质原料,对彩绘部分进行全面修缮。三是室内装修,占工程总量20%。先后完成前厅及中厅水磨石地面修复等。

  该项目修复专业性强、施工难度大,专门聘请了省内10名知名文物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优选省内知名修缮队伍进场组织施工。在礼堂屋顶、墙面、前厅梁柱和室外彩绘作业期间,对所有彩绘区域采取原有工艺、传统矿物质材料全方位修复,对年久腐朽板材拆除重新加工重新拓图彩绘,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原貌并使其焕发出新的光彩。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市工人文化宫将创新工作思路,研究制定符合礼堂运营实际的管理方案,真正发挥礼堂内在效能。努力把市工人文化宫打造成为文物活化利用新典范,建设成市民文化生活新阵地。

  来源: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