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聚力‘八个新突破’ 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取得新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

  邀请碑林区委书记张帆、莲湖区委书记马翔、临潼区委书记黄可出席,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杨丽萍主持。

  过去一年

  碑林区、莲湖区、临潼区

  分别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2024年还将有哪些“大动作”?

  小编带你划重点

  ↓↓↓

  碑林区委书记张帆

  2023年,碑林区全力稳增长、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年GDP完成1145.7亿元,每平方公里GDP达到49亿元,位居西北第1。10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9。7亿元。新打造省级大学科技园、省市级秦创原“三器”示范平台6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9家,3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落地,技术合同成交额242亿元、增长51.3%,全区专利授权量、高价值发明拥有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位居全市区县第1。

  改造老旧小区18个、32万平方米,完成庭院燃气管网改造105公里,136个“三无小区”物业服务实现全覆盖。加快优质教育扩容提质,新增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学位1335个,获选全国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

  2024年,碑林区将

  聚焦“六个碑林”

  聚力“六个奋勇争先”

  做优“千亿级实力城区”

  探索走好主城区转型升级新路子

  努力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

  强化科技创新,建设“科创碑林”。

  发挥碑林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牵引带动作用,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60亿元。设立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金,新建2个概念验证平台,实施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项目30个以上。

  扩大有效需求,建设“活力碑林”。

  实施102个区级重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49.7亿元,引进内资8.8亿元,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培育“五上”企业不少于40家。实施高品质商圈和商业街区建设行动,提升钟楼—大南门都会级商圈,打造小雁塔片区高能级商圈,建设4个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深化文旅融合,建设“人文碑林”。

  实施数字文旅“五个一”工程,设立数字文旅发展基金,打造数字文旅产业园区,全年旅游收入增长12%左右。全力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创“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宜居碑林”。

  实施总投资3.2亿元的9个老旧小区改造、9条次支路整治、10公里住宅小区雨污分流和210公里水气热管网改造。

  办好民生实事,建设“幸福碑林”。

  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以上。新组建3个高中教育集团、4个城乡学校共同体,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逐步实施19个社区嵌入式服务项目,新建改造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广泛开展综合性群众文体活动,建成40个全民健身路径。

  防范化解风险,建设“平安碑林”。

  树牢底线思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燃气、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和综合治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莲湖区委书记马翔

  2023年,莲湖区着力稳增长、保民生、防风险、优机制,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2%,均创这5年新高。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1.84亿元。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96家,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区。新增市场主体2.52万户,获评2023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区、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

  改造老旧小区58个、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新增就业1.63万人。新建改扩建校园3所,新增学位2430个。全面提升8个紧密型医联体、5个专科联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80%。

  2024年,莲湖区将围绕

  “打造经济总量千亿级

  西安核心城区”总目标

  在重点领域破难、破题、破局

  做到“六个再提升”

  ↓↓↓

  在推动产业转型上再提升。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壮大北院门文商旅融合发展、大庆智路高端智能科创、枣园桃园都市工业、南二环现代金融等四个产业聚集区。在西大街、玉祥门等区域,培育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智能终端等新兴产业,打造产业转型新引擎。

  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再提升。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0家。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创新平台、技术创新联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个以上。

  在推进项目招引上再提升。

  全年盘活闲置楼宇6.5万平方米以上,打造税收亿元楼宇1栋、星级楼宇6栋以上。抓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积极招引优质龙头企业,引进内资8.8亿元,利用外资1200万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

  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再提升。

  新登记市场主体1.5万户。深化“1+5+N”法律服务模式,推进企业“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跟踪式全过程法律服务,持续擦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金字招牌。

  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再提升。

  完善优化“家门口就业”服务机制,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完成2所学校改扩建任务,新增学位1200个。加快三博脑科医院、枣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进度,扩大“卫星医院”范围。建成4个社区嵌入式服务综合体。

  在夯实基层基础上再提升。

  实施5条市政道路建设,加快补齐路网、管网、电网等短板。新建1000个停车泊位。打好生态保护攻坚战,持续提升空气质量。加大社区建设保障力度,建强一专多能的网格员队伍。统筹抓好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防控等群众有感的安全创建,全力争创“平安金鼎”。

  临潼区委书记黄可

  过去一年,临潼区开拓创新,务实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加速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效。24个市级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医工智能等7个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建设。万亿特别国债获批资金4.17亿元,占全市的48.5%。新增18家规上企业入库,位居区县第一,新增市场主体9511户,增长49.83%。全年累计接待游客348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1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4%和8.4%。

  凤渭路、秦川大道等6条道路建成通车。李家河城市饮水工程按期投用,城区20万居民喝上秦岭优质山泉水。秦汉九年制学校和幼儿园建成投用。全区三级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全年优良天数267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3,均列全市第2。

  2024年,临潼区将

  打好文旅和先进制造业“两张牌”

  加快建设“中华文化会客厅、

  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奋力谱写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临潼新篇章

  ↓↓↓

  聚力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积极融入西安“双中心”建设,依托长安先导国际创新人才交流中心,持续放大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效应。与华为公司合作推进临潼数字经济平台建设。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

  聚力产业强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关中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实施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食品和生物医药3大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力争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五上”企业新增35家以上。

  聚力文旅兴城,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与省市共建秦始皇帝陵大景区、秦文化集中展示区、秦东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构筑“一体两翼”文旅发展新格局。策划实施特色食宿体验区等项目,打造“温泉之城、演艺之城、度假之城”。

  聚力设施提升,提升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深入推进陇海铁路城区段明洞城市缝合工程,推动临潼新区等8个片区建设,加快建设秦汉大道TOD、凤渭路两侧居住区。全年创建“千万工程”示范村省级30个、市级60个、区级100个。

  聚力合作共建,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交流。加强与浐灞国际港产业联动,推进现代物流区、新丰铁路编组站融入全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与渭南高新区联动协作,打造西渭融合“桥头堡”。

  聚力绿色发展,绘就生态临潼美丽画卷。

  实施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扎实推进零河水库扩容改造等治水项目,争创“幸福河湖”。确保全年优良天数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市前列。

  聚力民生改善,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全年实现新增就业6000人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7%左右。规划建设新区实验小学,提升秦汉幼儿园及火车站小学设施配套。加快区中医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建设。扎密织牢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各领域安全防线,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