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延安向“短板”干部说不

  本报记者 姚志伟 杜朋举

  2015年岁末开始的一场“大考”,让延安各县区、各部门的领导干部真切地感受到了危机。

  从2015年12月开始,延安市委集中对全市13个县区和87个市直部门单位领导进行了综合研判,共梳理出40名领导班子中的“短板”干部。6月27日,延安市委召开常委会,对其中2名工作状态不佳的干部予以免职,打破了不到龄、没犯错就下不来的惯例。

  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徐新荣表示,经济发展有“短板”,干部队伍也有“短板”。找出“短板”、补齐“短板”,有利于不断凝聚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实现延安转型发展、追赶超越的目标。

  1 “五个”坚持

  确定40名“短板”干部

  2015年12月中旬,延安市抽调组织、纪检及市委办、政府办、发改委等综合部门的40名干部,组成5个研判组,开始对13个县区、87个市直部门单位领导进行综合研判。

  “我们的综合研判工作主要通过个别谈话和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延安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白治兵告诉记者,每到一个县区,研判组都会提前和县区委主要领导沟通,确定研判时间。个别谈话人员的范围也很广,包含了全体在职县级领导干部、乡镇党委书记和两办、发改、财政、审计等综合部门负责人。与此同时,研判组还会核查近三年工作总结、年度考核情况和个人事项报告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后,最终形成书面材料。

  为了切实找到短板、避免流于形式,《延安市县区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在综合研判中,要对党政班子副职依据优秀程度进行排序,按照15%比例掌握表现较弱的干部,并了解其短板。

  “确定‘短板’干部必须慎之又慎,为此我们明确了‘五个坚持’的原则。”延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记明说。

  这“五个坚持”是指: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既通过个别谈话对干部进行定性分析,又通过优劣排序和民主测评进行量化掌握;坚持横向和纵向对比相结合,既将干部放在现任班子中进行比较,又与其前任进行比较;坚持品行和实绩相结合,既重品行也重实绩,在日常表现中看品行,以工作实绩看能力;坚持综合评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社会共论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掌握表现较弱和不适宜担任现职的“短板”,并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重点。

  经过广泛谈话、综合比较、科学分析,到5月初,延安市共梳理出40名班子中的“短板”干部,其中县区党政班子23人,市直部门单位17人。

  2 精准“补短”

  2名“短板”干部被免职

  “通过综合研判梳理出的这40名‘短板’干部,主要分为状态不佳、作风不实、能力不够、方法不当这4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我们制定了不同的‘补短’措施,力争实现‘人岗相适’。”杨记明部长说。

  首先是提醒谈话。市委组织部利用2天时间,逐一对40名“短板”干部进行了约谈,杨记明部长亲自参加,面对面指出这些干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要求两个月内以面谈或书面的方式向市委汇报整改措施和成效。“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干部的态度还是端正的,谈话中能深刻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对下一步如何改进提升也有自己的想法,进步空间很大。”杨记明部长说。

  其次是培训挂职。针对“短板”的不同情况,延安市共组织安排35名干部参加了政策知识专题培训班、“五大发展理念”专题培训班、领导干部政治思想素质提升班和党外干部培训班等多项培训,并派出2名干部离岗挂职锻炼,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三是调整交流。结合县区换届工作,重点对县区党政班子中的“短板”干部进行调整。目前已交流3名,其中到市直部门任职2名。下一步,延安市还将进一步加大调整交流力度。

  四是主要领导帮带。延安市明确要求相关区县和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对班子中的“短板”干部进行帮带,市委组织部跟踪回访,对仍然不在状态,工作没有起色的干部,将及时进行调整。

  五是直接免职。在6月27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上,对2名工作状态不佳的干部予以免职,打破了不到龄、没犯错就下不来的惯例。这两名“下”的干部,要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并参与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再视其状态,决定是否“上”、怎么“上”的问题。杨记明部长表示,这两名干部的免职仅仅是一个开始,释放出了一个信号,随着省委“三项机制”的深入贯彻,干部能下将成为一种常态,太平官不好当了。

  3 综合研判

  让“短板”干部下之有据

  古人云:“国家存亡之本,治乱之机,在于明选而已矣。”让能者上庸者下,对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去年7月,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随后,延安市迅速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出台了《延安市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实施细则(试行)》,重点从思想政治、组织纪律、工作作风、能力素质、个人品德等方面,将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认定情形细化为38种具体表现,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提供了基本依据。

  “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要解决干部能下问题。而要让干部下,必须对干部深入了解,做到下之有据。”杨记明部长说,“同时,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三去一降一补’,其中‘一补’就是要补短板。我们认为,不仅经济要补短板,干部队伍建设也要补短板,我们开展这次综合研判、找短补短工作,就是要把那些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干部找出来,该培训的培训,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决不让平庸者尸位素餐,碌碌无为。”

  此外,今年是我省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之年,因此,延安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工作在全面了解掌握县区领导班子运行情况的同时,还肩负着调研了解正、副县级后备干部人选情况,综合提出县级后备干部建议人选的任务。

  4 立竿见影

  干部责任意识全面增强

  “5月9日谈话以来,我内心深受震动。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我深知自身这几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非常感谢干部群众对我的提醒和批评。通过近期深刻地自我剖析和反思,觉得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想上有所松懈。职务调整之后,心理上的紧迫感下降,有了贪图安逸的心态,对待工作亲力亲为的少了,扑下身子、狠抓落实的劲头减弱,吃苦奉献的精神不如从前。另一方面,担当精神不足。走上领导岗位后,工作交往的好多都是老同事甚至是以往的上级领导,工作中有时拉不下面子,工作有失误也很少指出,存在‘好人’主义思想,担当精神还不够。今后,我一定会将干部群众对我的期待化做工作的动力,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努力用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来回报组织的培育和信任,做一个经得起历史和百姓检验的领导干部。”

  这是一名“短板”干部近日给延安市委组织部提交的《思想工作剖析》的一部分内容。像这样的汇报材料,这几天市委组织部每天都会收到几份。

  “每一份汇报,我都会仔细阅读,大家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剖析还是很到位的,说明这次综合研判、找短补短工作真正触及了他们的灵魂。”杨记明部长认为。

  确实,这次领导班子综合研判、找短补短工作对全市领导干部的震动都很大。很多领导干部表示,现在的干部管理要求真是越来越严、越来越实了,以后当官再也不能混日子了,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主动充电,扎实工作,否则出不了成绩,前途就没有了。

  “可以说,‘珍惜现在的岗位,干好当前的工作’已经成为延安所有干部的共识。和以前相比,大家的责任心更强了,工作也抓得更实了。下一步,我们将把综合研判、找短补短工作常态化,真正形成能上能下的良性机制,努力为延安转型发展、追赶超越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杨记明部长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