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性差,常记不起亲友的名字;走失迷路,对家人越来越淡漠,你身边有没有这样表现的老人?9月21日是“世界老年痴呆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带你认识老年痴呆及其早期“信号”。

  6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较高

  “老年痴呆指的是阿尔茨海默症(AD),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也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类型。”陕西省老年病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晓莉表示,老年痴呆患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65岁以上老人患病率为4%-7%,年龄平均每增加6.1岁,患病率升高1倍,在8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可高达20%-30%。

  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康复委员会委员、西安工会医院老年护理院协调医生陈冬子也表示,老年痴呆患者在逐年增多,大多在65岁—85岁之间,女性较男性更多见。

  患者逐渐失去生活能力

  李晓莉表示,作为老年期最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痴呆必须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该病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记忆障碍、认知障碍,空间障碍、人格及行为障碍等。重度患者会出现记忆力严重丧失及失认、失语、大小便失禁、神情恍惚等情况,需要完全依靠家人照料。

  陈冬子介绍,老年痴呆病情发展到二期时,患者近、远期记忆都会有损害,其它多功能障碍越来越明显,比如经常走失、情感越来越淡漠、坐立不安。后期许多老人智能、肢体功能会严重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几乎完全丧失。

  积极干预可延缓病状发展

  专家指出,老年痴呆目前虽然无法治愈,但通过积极干预可以降低发病率、延缓病状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日常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多用脑,有意识地加强脑功能的锻炼,坚持每日看书读报、写字、听广播、看电视、下棋、练剑等。还应多与社会接触、与他人交流,以解除心中的孤独感。其次,对于65岁以上或有家族史等相关高危因素的老人,可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以便及时发现、监测病情。

  本报记者 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