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三秦都市报
村里的妇女从事藤编工作,在家门口打工,既可照管家里,又可创收
藤编生产加工,为妇女和残疾人提供了就业门路,深受村民的欢迎
新闻提示
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水井村是一个拥有300户人家1200多人的小村庄,地处秦巴山区丘陵浅山地带,人均耕地仅0.4亩,人多地少,一直无法改变村子的贫穷面貌。
近年来,该村将传承多年的藤编工艺作为主打产业,以当地山区生长的青藤、木竹、棕榈叶子为原料,加工生产的藤椅、沙发、桌子、蒲扇等20多个系列100多种藤编工艺品。该村所生产的产品,还远销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多个国家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并申遗成功,成为当地有名的“藤编之村”,藤编产品年产值6000多万元,带动110户贫困户、残疾户脱贫致富,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元,一跃跨入富裕村的行列。
藤编工匠后人闯世界
在水井村鑫豪藤编产品展示厅里,摆满了传统实用型、现代流行型、时尚工艺型等各类高中端藤椅、藤编沙发、茶几。再向院子里边走,就是由编织、打磨、喷漆、检验区组成的藤编生产车间,只见十几个女工正在编织藤椅,3名男工在给藤椅做骨架,给产品打磨、喷漆。
据该基地负责人、生产主管邓飞飞介绍,他们家是藤编世家,从爷爷一辈就开始从事藤编、竹编加工生产。他公公徐德中从18岁开始上山砍藤条编圈椅、砍竹子编斗篷、凉席,干了40多年,如今是水井村“编龄”最长、技术最全面的老技师。她丈夫徐厚明师从其父,是藤编工艺陕西省非遗传承人。
由于家境贫寒,徐厚明为了分担家庭负担,上小学时,他一回到家就帮爸爸打下手煮藤条、剥皮,学做最简单的编织工艺。上初中时,放寒暑假,一写完作业,他就虚心向爸爸求教,很快成了编藤工艺的行家里手。高中毕业后,他和舅舅骑自行车带着藤编产品,到南郑周边农村城镇以及汉中市沿街叫卖,推销产品。
1999年,高中毕业在家务农的徐厚明和村里的年轻人一样,背着简单的行囊去了广东打工。2002年,和徐厚明一起长大青梅竹马的女青年邓飞飞嫁入徐家,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随着孩子的降生,为了照顾孩子和老人,不久徐厚明回到家里,开始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2014年,在汉中市青年创业比赛中获得亚军的徐厚明,申请获得汉中市劳动部门发放的200万元贴息贷款,办起了鑫豪藤编生产厂,购买场地厂房,培养技术工人,打开了市场销路。
令徐厚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生产的藤编产品无人问津,严重滞销。2015年,一连两个多月积压了50多万元的产品,很多人为他捏了把汗。徐厚明顶着巨大压力,独自到广东、广西、四川等地考察市场,高薪聘请3名技术人员,花4万多元对本村60多名有一定藤编技术的人进行培训。他还和妻子邓飞飞带上产品上门推销,他的执着、诚心打动了经销商,产品销售开始飘红。到2017年,厂子实现产值1600多万元。还先后吸纳40多名残疾人就业,帮助几十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大学生成藤编“生力军”
过去,在当地村民的传统观念中,从事青藤编织、木竹编织只能补贴家用,难以养家糊口,但是,随着水井村藤编工艺知名度的提高,市场的需求加大,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一些大学生放弃城里的生活,返回家乡,从事藤编加工生产工作。
今年28岁的刘正兵,是黄官镇人,他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应聘到四川一家知名电器企业,虽然工作环境、工资收入都不错,但是,总觉得没有归属感,加上不太适应南方的气候,他又是独生子,父母在城里上班,爷爷奶奶在老家无人照顾,在这种情况下,得知亲戚陈良顺的藤编加工企业需要管理人才,他下决心辞去了大城市的工作,回到老家水井村,从最基础的编织、打磨开始,运送货物,做统计员、车间生产管理,一干就是7年时间,如今成了技术骨干和业务主管,月薪在6000元以上,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当年回家时他还是一个单身汉,如今在这里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成了孩子的父亲。
说起藤编业的未来发展,刘正兵胸有成竹,他认为做藤编工艺非常有前途,现在人们注重生态环保,更贴近自然,藤编工艺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其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特别是许多藤编产品,手工制作,不上油漆,很受人们欢迎。
在渭南师范学院学习市场营销的陈凌凯,尽管未从其父藤编非遗传人陈良顺手中学习藤编技艺,却运用所学知识全面负责起自家藤编的电商业务。通过两年的发展,陈凌凯搭建了自己的销售小团队,“良顺藤编”在淘宝、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纷纷设立了自己的企业店铺,刚刚起步就卖了十来万元,到去年线上销售额已经突破80多万元。“学校要求的毕业实践销售额是10万元,他早就超额完成了。”父亲陈良顺很是欣慰地说。
为了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做大藤编产业,2017年,即将大学毕业的陈凌凯又在汉中注册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面对庞大的互联网市场,为了避免藤编产品被其他网店模仿,引发价格无序竞争,他们还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办法,来保证他们的产品在网上有序销售。并鼓励大学生及有意向的创业贫困户开设网店,建设产品线上线下体验店、展示中心及成品仓库,目前已经有6名大学生加盟他们的团队。
从野生青藤到人工种植
藤编是以藤类植物茎秆的表皮和芯为原料制作的工艺品和实用品,“汉沔玉盆地,苍莽翠烟浮”,汉中南郑区西南部的黄官镇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当地土壤阴湿、肥沃,积水少,充分满足了藤编原料——青藤的生长要求,此地也因悠久的藤编历史被誉为“藤编之乡”。
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水井村村民们编织圈椅、簸箕、凳子,需到距家40公里远的山沟砍青藤。由于交通不便,每天凌晨4点起床,带上干粮、水壶、砍刀和攀高用的绳子,步行四五个小时到山里砍伐青藤。砍好后需要靠肩扛背驮运回家中,再进行加工出售。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靠山里砍伐青藤或者到山民家中收购,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从2008年,水井村良顺藤编公司就在秦巴山区附近的黄官镇侯家堡村租赁承包了1000亩山地,让当地村民人工种植青藤,每亩产量2000斤到10000斤,每斤收购价10元,不但解决了藤编原料不足的难题,而且给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如今,顾客对青藤编制品的需求,更注重观赏性艺术性,随着现代藤编技艺的传入,当地野生老藤生长不均匀、外观粗糙的缺陷,直接影响到藤编技术质量,现在水井村的藤编加工所用木料大多选择从南方省份购买引进的橡木,而编织藤皮、做骨架的藤竹(粗藤),藤椅的扶手、横木用料是从印尼、马来西亚、老挝等地进口的,占到整个生产需求的40%以上,从而为藤编产品的升值出口奠定了基础。
贫困户靠藤编脱贫致富
在水井村鑫豪藤编生产车间,记者见到了43岁的打磨喷漆工张建平,他和妻子晁红均为残疾人,2014年11月,他们夫妻经过培训,由徐德中手把手教授,经过半年带薪培训、实践、琢磨,逐步学到藤编打磨、喷漆技艺,每月劳动报酬最高拿到6000元,除去每年农忙两季,一年收入5万多元。夫妇俩在这儿一干就是近4年时间,2015年秋天,把家里即将倒塌的土坯房翻修成二层楼房。2017年夫妇俩在藤编厂挣得劳务工资8万多元,成了家门口的“工薪族”。
记者采访时,张建平的妻子晁红正在编织藤椅,她虽然听力残疾,但手脚麻利,干起编织工序,藤条在她手里飞舞,在她和几位女工的共同劳作下,一件做工精细、精美的“大富豪沙发”即将完工。据藤编厂负责人邓飞飞介绍,晁红夫妇现为编织技术骨干,是该厂扶贫扶智的典型,厂里46名员工,其中安置就业的残疾人23人,他们身残志坚,靠技艺就业、创业,月收入2000元以上。
除了在厂子里干活,水井村两家藤编企业还把原料供给村里的贫困户、残疾人和家庭妇女,等把藤椅编织好了,再由公司按价收购。水井村二组贫困户邓兰华、四组残疾脱贫户王彩英,利用农闲时间从事藤编,月收入在1000多元,补贴家用,减轻了家庭负担。
据水井村村主任郑富学介绍,目前,黄官藤编技艺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井村的良顺藤编、鑫豪藤编品牌享誉国内外。去年,该镇藤编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00多万元,合作社社员2100多人,带动贫困户110户,使过去的贫困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藤编村、富裕村。
文/图本报记者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