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市民发现西安三环内白天出现渣土车清运建筑垃圾的现象,并询问其中原因。原来,“冬防期”结束后,西安市政府将三环内建筑垃圾清运时间调整为每日10时至16时、22时30分至次日凌晨6时;三环路以外的所有工地均可24小时清运建筑垃圾。“冬防期”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按照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街头大白天出现营运渣土车
昨天上午,市民胡先生说,他上午开车带着母亲和孩子去浐灞生态区游玩,行驶到咸宁东路时,发现一辆满载建筑垃圾的渣土车驶过。虽然没有像前几年那样“疯狂”,但让他想不通的是,以前只有在夜间才允许营运的渣土车,怎么大白天就跑出来了?是监管部门管理不到位?还是这些车辆在偷偷营运?
像胡先生一样纳闷的市民臧女士说,她开车到灞桥、引镇等地办事时,大白天就看到有渣土车在路上跑,她想着郊区是不是允许渣土车营运。可是,她11点多开车走到公园南路接近南三环时,发现渣土车“大摇大摆”地从路上驶过。
渣土车白天可在三环内多跑6小时
针对市民们的询问,记者采访得知,从3月1日起,西安市政府对建筑垃圾清运时间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营运时间为,三环路以内每日10时至16时、22时30分至次日凌晨6时,渣土车白天可在三环内多跑6个小时。明确三环路以外的所有工地均可24小时清运建筑垃圾。地铁(含轻轨)项目、各类应急抢修抢险工程可24小时清运。“冬防期”和“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按照省市有关规定执行。3月16日零点,“冬防期”正式结束,因而,渣土车白天在规定时段、规定线路清运建筑垃圾不违反管理规定。但是,遇到重大庆典、大型群众性活动、重要会议等情况时,必须按照交通管制规定执行。
为何调整建筑垃圾清运时间?
据了解,2012年1月29日,西安市对建筑垃圾清运时间进行了初次规定。近年来,申报工地由不到100家增加到200多家,建筑垃圾产生量也由1300万立方米增加到7100万立方米。同时,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建筑垃圾有效清运时间大幅缩减,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清运行业和整个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建设单位和清运企业反映也比较强烈。经过大量现场走访、实地调研、综合分析和深入研判,同时借鉴上海(24小时清运)、杭州(白天清运)等城市经验,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西安市政府先后三次进行研究,最终作出了调整清运时间的决定。
给渣土车“松绑”从何考虑?
据介绍,本次清运时间调整,三环以内增加6个小时,达到13.5个小时。三环以外及特殊项目24小时清运。调整后,土方外运周期缩短、周期内投入相对减少;企业工作效率提高,成本比重下降,对调节和降低运输价格将起到积极作用。建筑垃圾长期堆积会形成扬尘源,易造成扬尘污染,覆盖的密目网时间久了破旧损毁,视觉效果和防护作用下降,不但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也会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夜间集中作业时工地工期紧、任务重,各项降尘措施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加之短时间内大量车辆聚集,也易造成扬尘污染。夜间集中清运导致车辆扎堆聚集、道路通行效率下降,车辆频繁刹车、加油;消纳场(回填点)门口的长距离排队,造成车辆长时间怠速和频繁启动。这都会增加尾气排放和噪声污染,清运时间调整后工地可合理安排清运作业,以上现象将得到缓解。
谁来监管渣土清运市场?
西安市政府要求,清运时间调整后,城管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管,合理划定清运路线,避开交通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严查超高装载、带泥上路、车身不洁等行为。公安交警部门要引导运输企业合理配备驾驶人员,并做好运输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严查超速行驶、闯红灯、不按规定路线和时间行驶等行为。各区县政府、西咸新区及各开发区管委会要严格落实相关规定,不得擅自设定条件缩短清运时间或限制工地建筑垃圾外运。严格落实远程视频监控和现场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工地源头监管,防止工地违规排放、车辆违规运输。全市登记在册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回填点)由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统一调度使用,各区县、开发区要督导其24小时开放运营,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关停、消纳场(回填点)不得拒绝消纳。
如何防范渣土车“乱象”反弹
清运时间调整后,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安排专人每日对工地进行远程监管,对报警问题进行督办。加强人员配备,落实日间出土工地作业时现场监管。严格按照西安市政府规定进行审批,不为不符合要求的工地办理24小时清运手续。合理增加驾驶人员,避免因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运输企业增加流动巡查和现场监管人员,确保承运工地规范作业、运输车辆规范行驶。将督导建筑垃圾消纳场(回填点)24小时开放,加强人员配备和管理,严防出现安全事故。对西安市政府确定的10处消纳场(回填点)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建筑垃圾消纳顺畅。编制消纳场整体规划,并新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3座。目前已有2座开工建设,计划下半年投入使用。同时还增加了联合检查组人员配备,在夜间正常巡查的基础上加强白天的督导检查。强化定点联合检查,各检查点24小时值守,不间断检查。编制联合执法清单,建立检查、处理、督办、整改、验收等工作体系,进一步规范联合检查机制。
本报记者 赵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