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边已经十分普及的地膜滴灌技术,在那边连总理在地头都问这是不是以色列技术?我说不,这是中国的技术,我们是中国人。”10月18日,“寻找丝路上的陕西元素”网媒采访团在陕西省驻新疆办事处与新疆陕西商会座谈,执行会长段江涛介绍走出去经验时满是骄傲。

  而据陕西驻疆办事处主任卢红介绍,做好陕西商会的机构组织,并为新疆陕籍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政策与联络保障,也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之一。以陕西在疆招商引资和经济联络成为工作为例。仅去年,新疆办共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0个,签约资金 66.09亿元,到位资金 24.95亿元。为陕西企业未来更好进疆发展并走向中亚贡献力量。

  收购前苏联中亚最大罐头厂 带领农民走出国门种地挣钱

  1993年段江涛在新疆注册了自己的企业,同时也走出了国门。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淘到第一桶金以后,又用一半的资金回到新疆投资,他定义当时的状态叫小微企业多元化。

  “我当时也不懂什么鸡蛋放到多个篮子,只是现在看来当时的决策是对的。”据段江涛介绍,他如今有8个企业涉及工业、外贸、矿业和农业等5个行业,其中在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番茄酱厂最令他骄傲。

  据了解,这个番茄酱厂在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前身是托克马克罐头厂,曾是前苏联在中亚地区地区最大的蔬菜罐头厂,种种原因后苏联时期罐头厂停业。吉国在1997年私有制改革时,段江涛与人合伙买下了罐头厂,后来改名叫托克马克番茄酱厂。

  之后段江涛与新疆昌吉州合作,将一百多名农民带出了国门种植番茄,解决了原料短缺的问题。每年解决了当地大批量劳动力,在种植育苗期,所用劳动力达到万余人次,生产期间长期在工厂的工人达到400人左右。

  中亚市场优劣了如指掌 积攒几点经验分享给乡党

  开辟中亚市场20多年,段江涛积攒了一套经验,面对陕西记者,他十分想与老乡们分享,给中国企业几点建议。

  段江涛说,中亚几个国家资源丰富但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这就特别适合小微企业立足,利用工业带动商贸。

  其次,薄弱的工业和中国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相比,落后的技术和设备上出现了时间差,我国不少几近淘汰的技术和产品,那边才刚刚兴起甚至还是空白,这就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出口机会,可以有效提高小微企业的生命周期。

  另外,劳动力有效互补也是他成功的经验之一。他说国内企业,尤其是季节性企业,如建材企业,冬天没活干,就可以拉过去,活干完了,再拉回来。自己在国内企业,工人都有护照,可以随时拉出国接活。如此形成的一批跨国新农人都实现了劳动致富。

  故土难忘乡情难疏 成立联合会更好帮助走出去的中国人

  段江涛还告诉记者们,像他这样扎根中亚的陕西和新疆籍企业还有很多,不少已经在异国拼打超过20年,多年积累的人脉和经验曾为他们宝贵的财富,他们也很乐意利用这样的资源服务国人。

  “我和几个企业家代表发起的吉尔吉斯斯坦新疆企业联合会已经成立,旨在为中国企业到中亚创业发展提供便利和帮助。”段江涛说。

  据介绍,今年8月,陕西省杂技团原创杂技剧《丝路彩虹》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首场演出的协调保障工作便是新成立的联合会承担的。

  “演出全场座无虚席,过道都是人,我们把我们的票都给了吉国‘陕西村’的乡党们。”段江涛说当他看到吉尔吉斯斯坦“陕西村”村长带着自己27个孙子和一百多名村民搬着小马扎观看完演出时,那份对故土文化的向往和寻根陕西血脉的热忱让他感动流泪。